第82章 矛盾(第2/2頁)

這是要幹嘛?逼宮還是造反?原本只是東宮內部家事,皇室內部事務,被搞得那麽嚴重,鬧得滿城風雨,幾乎把天家內部的不和諧暴露在天下人面前。

劉皇帝的性格從來都是這樣的,他堅持陰謀,相信鬥爭,像此番,當朝廷上下,都持同樣論調的時候,非但不會聽從,相反,會去懷疑,去猜忌,是不是有人居心叵測,用心不良,是不是有人在背後鼓動生事。

群臣的反響是很強烈的,到劉皇帝這邊,反彈也同樣厲害。原本並沒有那麽在意的事情,一下子讓劉皇帝重視起來,面對洶洶群議,本不欲發聲的劉皇帝,在“走訪”政事堂的時候,當著諸宰臣的面,淡淡地評論了一句:東宮家務,何以如此喧囂?

然後,熱議就被平息了,但難題卻拋給太子劉旸,再次請教劉皇帝,劉皇帝卻篤定主意,讓劉旸自己做決定。

用劉皇帝的話說,他能立太子,還能把太孫也定下來嗎?到最後,終究是你劉旸的事。這,反而使劉旸猶豫了。

他近些年,固然有些惱怒東宮二妃的不合,但對兩個兒子,基本算是一視同仁的。而對於群臣的請願,劉皇帝可以強勢地不作理會,他可沒有那種威勢,也不夠剛硬,心中多少存著幾許顧慮的,因此,至今還是猶豫,沒為這場風波畫上個句號。

而與劉旸一樣,同樣抱有矛盾心理的,還有兩撥人。一自然是蕭家了,哪怕是蕭燕燕,在面對此事時,也是受寵若驚,如履薄冰,根本不敢有任何動作,只是更加低調,這不是她們母子以及蕭家能夠做主的。

二,則是慕容家了,慕容氏至今的顯赫,一來源於慕容家族對大漢的功績,來自於慕容延釗的遺澤,另外,就是太子妃慕容玥了。

對於慕容家而言,慕容玥地位的穩固,是十分重要的,但偏偏地位是日漸不穩。肚子不爭氣,好不容易懷孕了,卻被安排了個女兒。

因此,對於慕容妃收養皇孫,是可以理解,也可以支持的,但問題也恰恰在於,為何是劉文濟這個蕭氏之子。

當然,到如今,這幾乎也是個唯一解的題目,誰教太子只有這兩個兒子呢?在不考慮劉文渙的前提下,那就只有一個劉文濟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