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(第2/2頁)

另外,趙普為何不表態,是為了避嫌?還是他心中也有遲疑?還有,有下吏舉告侯陟,朝廷鄭重其事,大動幹戈,由內外法司聯合進行調查。

為何涉及到楊可法,就開始慎重,種種顧慮就來了?揚州知府與淮東布政使的地位差距,可沒有那麽大!”

聽劉皇帝這麽說,劉旸也不禁沉默了,能夠感受得到,在此事方面,自己與劉皇帝的想法是相左的,這讓他壓力陡增。

沉凝著一張臉,沒有讓劉皇帝等太久,劉旸還是開口了:“爹的想法,兒明白了,這便再行一文,同意對楊可法進行調查!”

見其有些違心地附和自己的意見,劉皇帝也不以為意,並且出言安撫自己的太子:“不過,你的顧慮也是周到的,豈能因一臟官之言,便胡亂猜疑封疆大吏,確實不能開一個惡例。

但是,可以做一個秘密審查,就不要像對侯陟那般大張旗鼓了,把影響控制在最小的範疇。倘若楊可法是被無辜攀咬的,那麽,正可還其一個清白,也證明朝廷在道司大吏的任用上,還是有眼光的!”

“是!”見劉皇帝表這個態,劉旸的心情也放松不少,甚至躬下身子應道:“爹如此考慮,甚是妥當!”

事實上,是否對楊可法進行審查,在劉皇帝這裏原本也只在可與不可之間,但是,與劉旸一番交談後,卻不得不拉偏架了。

畢竟,盧多遜應對趙普就已經費勁了,而看劉旸的意思,也是站趙普的,這樣的情況下,劉皇帝自然還得扶著盧多遜。

在這一方面,劉皇帝看劉旸,就不只是父親看兒子,而父皇看兒臣了。

“揚州案,朝廷內部也是鬧得滿城風雨,我近來可以聽到不少風言風語。”劉皇帝再度落座,又示意劉旸也坐下,侃侃而談:“都說盧多遜與侯陟私交甚厚,堪稱密友,近來影射盧多遜的言談也不少,我也受到了一些彈劾盧多遜的密奏。

很多人都覺得,侯陟在揚州貪墨不法,是盧多遜的縱容,其所牟汙利,也必然進獻盧多遜府上,你覺得,這些話,是聽得還是聽不得?”

如果盧多遜知道劉皇帝與太子這樣談論他,怕是也得膽戰心驚了。而劉旸對此,神情也變得格外嚴肅,低頭思吟片刻,方才搖搖頭,說:

“兒以為,這等株連誅心之言,不當理會!兒雖不知盧相根底,但在平日裏的接觸中,也了解到,這是一個有志青史留名的人,以他今時今日的地位,絕不會在意那等蠅頭小利。

侯陟固然是盧相力主推薦的,其犯了事,盧相最多是失察之罪,用人不當,若說盧相也與侯陟同流合汙,行貪墨之事,兒是不相信的!”

聽劉旸這麽說,劉皇帝露出了笑容,點頭道:“此言中肯!你記住,盧多遜這個人,毛病不少,但是,拋開私德,這還是一個可用之人。”

“你不要以個人好惡來看待他!”劉皇帝以一種提醒的語氣說道,表情都嚴肅了。

顯然,劉皇帝也看出劉旸對盧多遜的厭惡了,因此,出言提醒,又或者說是一種警告。君是君,臣是臣,劉旸絕對不能也不該站到趙普的立場上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