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(第2/3頁)

見素來漫不經心的五哥都這麽斥罵自己了,劉曙臉色微白,但給了個倔強的眼神。諸兄弟之中,劉曙也就與劉昀的關系親近些,兩個人也有些意氣相投之處,嗯,在吃喝玩樂之上。

只不過,比之劉昀,劉曙更像一個被寵壞的孩子,更加驕縱,也更加徹底,鞭子都抽不回來的那種。

大概是為了給歷來交好的五哥一個面子,劉曙終是沒有再開口激化矛盾了,悶在那裏,只是心頭那股憤怨更加濃厚了。

其他幾名皇子,八皇子魯公劉曖一臉憨憨地站在一旁,十皇子燕公劉昭默不作聲,十一皇子梁公劉曉還是病懨懨的沒什麽精神,至於十二皇子越公劉晗就更事不關己了。

“你們想要幹什麽?”這個時候,察覺到這邊異樣的兄長四人組走了過來,作為太子,劉旸快步在前,近身,目光嚴厲地盯著劉昀與劉旻,又掃了下劉暉,最後落在劉曙身上:“還有沒有體統規矩?你們是嫌爹不夠失望,不夠憤怒嗎?兄弟相爭,揮拳相向,這就是你們的孝道嗎?”

見能能鎮住場子的人到了,劉昀終於松開了手,抹了把汗,若不是劉旻自己還保有一絲克制,他怎麽可能限制得住他。

而見滿臉慍怒的太子,劉旻深吸了一口氣,朝他一拱手:“太子殿下言重了,臣不敢當!臣,哪有資格與諸位皇子同列,兄弟鬩墻更談不上。

今日冒犯了九皇子,是臣失儀,若有責處,臣在府中候詔。

臣,先告退了!”

這番話裏的一個個“臣”字,就如響槌,敲在劉旸心頭。

而說完,劉旻扭身拂袖,徑直去了。見此狀,劉旸生生惻隱,別人怎麽想他不管,但從血脈上來說,劉旻可是自己的胞弟,怎能不維護體諒,當即從後面喚道:“六弟,且慢!”

可惜,劉旻根本不理會,拖著有些沉重的步伐,自顧自而去,留給眾兄弟一個略顯蕭索的背影,那腳步之中,似乎都透著失望。

“看他那模樣,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一般……”劉曙又嘀咕一句。

這下,可徹底惹惱了劉旸,轉頭怒目而視,指著劉曙的手指微微顫抖,劉旸張了張嘴,厲聲斥道:“劉曙,你怎就如此渾!”

太子在眾兄弟的眼中,還是很有威嚴的,這是長期養成的上位威懾,權勢壓制。見太子當真生氣了,劉曙也不敢爭辯,只是,嘴角撇了撇。

此時,這十幾個兄弟聚在禦道間,那原本寬闊可供鑾駕通行的道路都顯得有幾分擁擠,劉曙身處其間,也覺有些不自在。

“臣府中有事,先行告退了!”隨口找了個理由,劉曙也轉身去了,不過,從其匆忙的腳步來看,心情也並不平靜。

這事,好像鬧大了……

也確實如此,皇子們在宮內發生的這場沖突,很快就像風一樣傳遍了宮裏宮外,入得公卿權貴之家。

這只是一場兄弟間的口角沖突,但卻十分深刻地揭露了一個事實,在帝室內部,那原本兄友弟恭的假象之下,早就是各懷心思,矛盾不斷。

成長起來的皇子們,往往代表著麻煩,劉曙,只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。

這件事,當然不可能瞞過劉皇帝的耳目,並且以最快的時間上達天聽。而得知此事之後,劉皇帝自是龍顏大怒,怒不可遏,根本壓制不住。

混賬東西,便是劉皇帝給劉曙的評價。如果說劉曙驕縱、奢侈一些,劉皇帝只是看不慣,但了解過具體情況之後,這心情,就已經不是惱怒可以形容的了,其狂悖之態,犯上言行,已然突破了劉皇帝的底線,不嚴懲,他心頭都不暢。

尤其是他那番針對劉旻的話,簡直是誅心之言,許多年前,劉皇帝都已經對過繼劉旻心生悔意了,因此對這個六子,常懷虧欠心理,多方照顧,而爭氣的劉旻,就更得劉皇帝歡喜。劉曙拿這事來挖苦說道,簡直是在搞劉皇帝心態。

在劉皇帝眼中,劉曙這個兒子,已經有些長歪了,需要給他剪剪枝葉,修修主幹,否則,將來還不知道他會幹出什麽事來。

於是,詔令下,九皇子劉曙,圈禁宗正寺半年,連到軍中鍛煉打磨的機會都沒有了。為此,宮中的小符惠妃都驚了,慌慌忙忙找到劉皇帝,哭哭啼啼地求情,對此,惱火中的劉皇帝哪能顧及,眼淚與哭泣也只會讓他越加煩躁。

惡狠狠地斥責惠妃,說若不是他的溺愛,劉曙怎會驕狂跋扈至此。當然,這反應了一點,他對皇子們的教導,並不如他嘴上誇耀的那般,這大概也是劉皇帝惱羞成怒的原因之一,這臉被打得太疼了,還是被皇子給打的。

符惠妃過去,又哪裏受過這等委屈,也有些不依不饒,怒火中燒的劉皇帝,都差點開口懲罰她了,但見到隨惠妃前來的幼子劉晅,還是沒狠下那心,輕斥一番,讓她回自己的春蘭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