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,朝廷都得震三震(第2/2頁)

朝廷內部,人心的變化,也就開始了,很多人都難免去猜測,劉皇帝這般表現,是不是要重新收回下放的治權,再進一步,是不是意味著劉皇帝對趙普不滿了?朝廷中樞的權力結構是不是將有變化了?

經過很多人的琢磨,得出結論,這是很有可能的!

在趙普當政的這些年,大漢取得了大量的建樹,對外擊敗了遼國,將之趕到漠北,疆域再度得到擴張,膨脹到幾乎肚子要脹破的程度。對內則主導了一系列的政治、經濟改革,為大漢的擴張與劉皇帝的武功買單。

但同樣的,也出現了不少的問題,比如財政危機、邊境不穩、大災大難等,最重要的,在對權貴的抑制方面,充當著先鋒的角色,使他得罪了太多人。

從去年中原大雨水開始,就已經有不少針對趙普的攻訐了,那個時候,也就是劉皇帝堅定地支持著趙普,才壓下了那些異聲。

但誰又能肯定,劉皇帝對趙普就徹底放心,對他的信任到了沒有保留的程度?這一點,稍微了解劉皇帝的人,都不會這麽認為。

於是,朝廷中又起流言了,這個東西,似乎永遠也禁止不了,上邊稍微有些風吹草動,下邊就可能是滿城風雨。

而對趙普來說,也確實有些尷尬,因為連他自己心裏都沒底,劉皇帝到底是個什麽意思?是對自己的權力忌憚了?還是對自己本身不滿了?

但迷惑的是,仔細回想了自己近段時間的表現,沒有什麽出格的地方,也是經常去找劉皇帝奏事請安。若有不滿,那在封禪的時候,自己可被劉皇帝欽點進行獻,那是何等的榮耀。

如果不是近期,那就得回溯得久些,那值得考慮的可就更多更復雜,也更燒腦。但不論如何思考,趙普也難得其解,至於去試探詢問劉皇帝,趙普還不敢。

於是,在開寶十一年的夏季,在東京朝堂,趙普突然有種“大權旁落”的感覺,下邊部司的官僚,有不少人都開始越過他乃至太子,直接向劉皇帝奏事。

這本身沒什麽不正常的,部司大臣,也有面聖奏事的權力,只是與過去的朝廷中樞以趙普為核心的常態有些不同罷了。只是過去,當大臣們找到劉皇帝時,如果不是特殊情況,劉皇帝的答復一般都是找太子或者趙普。

朝廷中的風聲,總是難免傳到劉皇帝耳中,當了解過後,劉皇帝反倒有些無語,他突然插手朝政,可不是針對趙普,又或者要把處置政務的權力都收上來,畢竟力不從心了。

這樣的變化,只是基於自身狀態的一種調整罷了,哪裏能夠想到下邊的人,包括趙普在內,會有那麽多的聯想。

原本劉皇帝是沒有想太多的,但了解到那些風聲後,他開始了思考,趙普在朝廷中究竟是得人心多還是失人心多?倘若自己真要收回下放的治權,那些大臣們就是希望還是不希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