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(第2/2頁)

在大漢的這個體系之中,劉皇帝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,他又怎麽能不想方設法地去維護、去強化?

而大漢法治的盡頭,直指的卻是劉皇帝的人治,維護的也是劉氏的家天下。

“好了,你也自己回去好好想想吧!”見劉旸當著自己面陷入了沉思,也不等其消化完畢,劉皇帝擺手道:“你還是有些寬仁了,治國安民,仁恕之道固然有用,但也不能單純依靠這兩個字!

過度了,那就是寬縱,放任,最終造成的危害,恐怕會超乎你想象。你是太子,是儲君,不要總是站在旁人的立場,過多去顧忌旁人的想法,儲君也是君,不要困於臣本思想!”

“是!”劉皇帝的話,幾乎紮到了劉旸心底,恭恭敬敬地行禮道。

然而,心頭難免苦澀,他知道,自己有些方面,還是不如劉皇帝之意的,但是,性格上的毛病,當真難改,畢竟他也沒有劉皇帝的威權,也根本做不到。

更何況,他是太子,也僅僅是太子,半君半臣,哪裏能夠真正站在一個帝王的角度去思考行事。如果真那麽做了,也未必是好事。

“好了,此事的收尾,還是由你去做,我不插手!”臉上又露出了點笑意,仿佛適才的嚴重都是錯覺,劉皇帝交待道:“天色已晚了,你退下歇息吧!”

“是!兒告退!”

望著劉旸離去的背影,感受著他心情的沉重,劉皇帝再度笑了笑,是一種會心的笑容。他確實不那麽在意此次調查的結果,看的是過程。

劉旸表現,顯然打不了滿分,但至少合格了,至少沒有為群情所擾,為利益蒙蔽,至少表現出了一定的擔當,不懼流言非議,做法還持一個堂堂正正。

在劉皇帝的心目中,作為太子,劉旸已經是合格了的,但作為一個帝王,還有諸多不足,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

但是,這也有個前提,他得首先是帝王。太子,終究只是太子。因此,對於劉旸,劉皇帝雖偶有苛責之處,但終究還是有一份理解與寬容的,也願意去維護他這個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繼承人。

於劉旸而言,當劉皇帝如此帝王的太子,有些艱難,心理負擔重。但同樣的,於劉皇帝而言,有這樣一位太子,也是難得的。

且行,且珍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