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這就是真相?

聽完趙普的進言,劉旸再度陷入了思索,臉上雖然沒有過多的表情,但顯然,他很是糾結。糾結也就代表著,是有所意動的。

然而,遲疑幾許,劉旸終是搖了搖頭。他明白趙普的意思,同時腦子裏也未真正考慮清楚,但就是近乎本能地表示拒絕。

張嘴之後,劉旸的語氣卻十分堅定:“既然事實如此,又何需隱瞞?我知道趙相的顧慮,怕引起更多的非議與揣測!

然而,朝廷既然調查清楚,確認事實,將情況公布即可,倘若有遮掩,豈不更顯得心虛,更惹人懷疑?

堵人口易,服人心難,掩耳盜鈴之事不可為,況且,朝廷公斷,何需遮掩?”

太子這番話,義正辭嚴。然,劉旸在做這番表述之時,他腦子裏已經理清楚了,固然有話裏的考量,更因為,這二次審閱,有這麽多人參與其中,事已泄,恐怕不是叮囑一番就能保證結果不流傳出去的。

趙普呢,面對堂堂正正的太子,也沒有枉做小人的羞臊感,只是平和地應道:“殿下所言有理,是臣思慮不周!”

事實上,在趙普看來,此事也好解決,想要不泄密,給足威懾便行,比如,但有泄露,知曉情況的人,一並黜落。

當然,這樣的做法或許顯得極端。不過,趙普也僅僅給出一個建議,向太子表明自己在此事上的態度與立場,至於采不采納,這就要看太子殿下的抉擇。

劉旸的抉擇,也很快清晰而有力地表達出來:“就二審的情況,公等的判斷,以及兩份名單,據實上報,聽候詔旨行事!”

劉旸還是聰明的,最終一錘定音的,還得看劉皇帝。

“那武濟川可在新名單之列?”劉旸突然問。

趙普頷首,並且語氣玩味:“在!不只在,還名列前三!”

“新擬定的九人之中,可有那徐士廉?”劉旸眉毛微挑。

“仍無!”趙普目光清澈,語氣肯定。

這下,劉旸也有些意外,說:“適才我也接見過那徐士廉,雖有些桀驁自負,但確有幾分才情,當真不能以進士錄取?”

提及此,趙普沉默了下,而後轉身,從書案中取出一份答卷,交給劉旸:“殿下,這那徐士廉的策論,過目之後,您就明白了!”

略帶好奇,劉旸接過攤開便認真閱讀起來,讀了一段,便擡頭道:“寫得不錯啊,但頗有見地!”

趙普:“請殿下閱覽後半段!”

劉旸再度埋頭,很快,蹙起的眉頭把好奇、疑惑都擠掉了,甚至連眼神都顯出幾分凝沉,緩緩擡頭,吐一句話:“這個徐士廉,怕是自負過頭了吧!陛下的功績,需要他評價?朝廷的大政,他一個小小士子,也敢胡亂指責?當過縣吏,會些刀筆,便以為能指點江山了?”

“殿下息怒!”趙普客套性地出言安撫。

察覺自己失態,劉旸也聽勸,迅速收斂心神,低頭又瀏覽了一遍徐士廉的策論,人也再度冷靜了下來。

顯然,能讓太子都繃不住,徐士廉這篇文章,很不一般。論乾祐開寶之治,這個論題很大,很多士子在做論的時候,都選擇其中段、一事、一政來做論述。

但是,也不免有才情卓著者,如武濟川、宋準、徐士廉這樣的人。武濟川是沒有保留地吹捧贊譽,突出文采,也顯示見識,那樣一篇文章,哪有考官敢給低分。

徐士廉則不然,這個要特立獨行,站在一個宏觀的角度,來評價乾祐開寶。對於劉皇帝的功績,也是認可的,尤其是乾祐時代的統一,也是大唱贊歌。

但是,在肯定的基調中,也搞出了些新花樣,比如明確地指出乾祐時代大漢平民百姓之疾苦、稅賦過重、徭役過重。

比如劉皇帝在諸多制度上的改革,不遵孔孟,不敬聖人,也點到了科舉對天下士子,尤其是寒門士子的不友好。

還有,劉皇帝禦武臣寬容,對文官苛刻,雖然實情並非如此,但對於很多從乾祐時代便一路走過來的文人而言,就是這般。

至於開寶年之後,徐士廉指出的問題就更多了。什麽大封功臣,待遇過厚。什麽屢興刀兵,攻伐不已,為一些入不敷出的窮鄙之地,浪費國力。至於鋪張浪費,貢物不斷,則屬小事了。

徐士廉的想法落於紙面,話可能要隱晦些,但字列之間,那噴薄之意,自是躍然於閱卷人眼簾。

劉旸沉吟幾許,擡眼瞧向趙普以一種請教的口吻道:“依趙相公之見,這徐士廉作此文,究竟是特立高標,以博人關注,還是一片赤忱,大膽直諫?”

“不好說。”趙普輕嘆道:“老臣到目前為止,也只見過此人一面,實在不了解!”

停頓了下,趙普又說道:“不過,能夠做出這樣的文章,不可否認,此人有些才識,就是過於輕狂,不知敬畏,濫言造次,為閱卷官所棄,也無可厚非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