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7章 鄭州(第2/2頁)

“水火無情啊!”趙普在旁聽了,應道:“這大河之患,已是愈發深重了,若非陛下當初決意整治,只怕河患爆發將更加頻繁,沿岸百姓誓必飽受其苦!”

趙普這輕描淡寫間,還是帶著些對劉皇帝的恭維,畢竟當初,在國家那般艱難的情況下,劉皇帝還盡力支持王樸進行河渠的治理。雖然治黃河只是附帶,並且主要目的還是為南征的交通做開辟準備,但治河的確確實實做了的,咬牙去做。

不過,劉皇帝顯然沒有沉溺在過去的那點成就當中,擰著眉思索一陣,然後踩了踩腳下的長堤,道:“光修堤堵塞,還是不夠的啊!老祖宗早就指明了道路,治水還得靠疏導,圍追堵截,終究是治標不治本,行洪泄洪問題,還是該多想辦法!”

劉皇帝這話,也有點假大空了,世上不只他一個聰明人,看出問題的人也不在少數,只是,現實條件、技術水平等等因素,都難以滿足太完美的目標。

聽劉皇帝這麽說,趙普朝一旁的董淳使了個眼色,示意他該有所表現了。見狀,董淳這才慢條斯理地拱手應道:“陛下,從開國之初,朝廷便開始治河,二十多年下來,也積攢了不少經驗。

鄭州的治河,也都是依照工部規定的方案進行,不只是腳下長堤,還有定期清淤疏浚,廣植榆柳,興建水庫,開挖溝渠。前者河水暴漲,這些工程,都起到了不俗的作用,全境始安……”

聽他這麽說,劉皇帝臉上終於掛上了點笑容,扭頭問道:“鄭州境內,沿河一共種了多少樹木了?”

對於這些,董淳倒是記得清楚,不假思索答道:“回陛下,二十年間,前後所植有三百余萬株,只是最終成活成長的,不足一半。”

“似乎也不是很多嘛!”劉皇帝眉頭稍微皺了下。

事實上,官府引導鼓勵百姓植樹,大規模鋪展開來,還是近十年的事情,很多官員,都將此事當做是一項政績來做,哪怕有些吃力不討好。

“此事臣倒略知一二!”趙普說道:“大抵是受限於植樹所需株苗,因此,縱然官府積極,百姓不遺力,也難有大的突破。鄭州這邊的情況,已然堪稱良好了!”

“此事記一下,朝廷該想辦法解決!”劉皇帝指示道。

“是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