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2章 人事大權(第2/2頁)

凱旋之後,朝廷總結北伐功過,論功行賞,自然把軍官民都囊括其中,張齊賢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升遷,調任河北道滄州長史。如今,這還不到一年,便又有調動,要被扶正了,這顯然不尋常。

待太子走遠後,趙普輕咳了一聲,招呼著眾人回神,通報之後,引眾入殿覲見。

劉皇帝在殿中,心情看起來不錯,得知趙普的來意,也表現出了一定的興致。過去,朝廷委派主官,那是每一個知縣、縣令,都會得到劉皇帝召見,既做最後的考察,也示鼓勵。

如今顯然不同了,劉皇帝不似過去那般親力親為,不到一定品階地位或者親近度不夠的,也得不到天子垂示。

眾臣入內參拜見禮,劉皇帝和劉旸差不多的反應,先是對趙普的細致用心表示贊賞,然後才翻看起這些人的背景、履歷與政績,同時隨口察問。

劉皇帝聲音很平靜,態度很溫和,也沒有問什麽尖銳的為難的話,但仍就讓人感到磅礴的壓力,這些在地方上威風八面乃至呼風喚雨的能才幹吏,到了劉皇帝面前,應對起來仍舊不乏緊張失措。每一個應答完畢的,都有種涉險過關的感覺。

一直到張齊賢的名字,自然再度吸引了劉皇帝注意,他本就是有些印象的。擡眼搜索了下,目光落在氣度不凡的張齊賢身上,喚了一聲:“張齊賢!”

“臣在!”身體本能地一激靈,張齊賢出列應拜。

看著畢恭畢敬的張齊賢,劉皇帝饒有興趣地說道:“算上這一次,你也是兩登殿堂、三度面君了吧!”

“此為臣無上之榮幸!”張齊賢立刻應道。

“呵呵!”劉皇帝笑了笑,低頭又看了看手中的履歷,擡眼道:“朕要恭喜了,滄州任不足一載,便又得拔,三十歲上下的一州主官,實在是英才俊傑啊,如今在整個大漢都屬鳳毛麟角……”

劉皇帝這番話,說得張齊賢臉色微變,在場這一批官員中,就屬他年紀最輕,資歷最薄,自然,引起的關注目光也就最多。

在他有些不知如何回答之時,趙普,開口了:“回陛下,張齊賢進士出身,在觀政期間,便表現出眾,處事幹練,又有吏政經驗,外放之後,政績卓然,北伐期間的表現,在整個北方州縣官吏中,都列前茅。

去年論功提拔,以其功績,本該有更高的犒賞,只是念及資歷,因而稍作壓制,調任滄州長史。

滄州任上,口碑仍佳,實事實幹,破受贊譽,因而,經吏部考察,再加擢升也是合情合理,一切都是依照朝廷官制規矩而行。

部司考察官員認為,張齊賢能力顯著,履歷豐富,政績充足,可以委以重任,因而,選為兗州知府!”

趙普這番話裏,維護的意思很明顯,劉皇帝瞥了這一本正經的老狐狸一眼,又瞧向張齊賢:“聽到了嗎?趙相公與有司對你的評價很高啊!”

“臣,不勝感激!”張齊賢滿臉嚴肅地道:“唯有盡心竭力,報效國家,不負朝廷期望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