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6章 尾聲(第2/2頁)

聞言,劉皇帝明顯猶豫了下,想了想,搖了搖頭:“罷了!讓他在地方多走走看看,也不是什麽壞事。這樣,你擬一份詔書,發往行營,告訴劉旸,上元節前返京即可!”

“是!”

李昉是小心地打量了劉皇帝一眼,心中驀然生出些欣慰之感,從皇帝這平和的吩咐中,他感受到了一絲關懷之意。

於太子而言,如果說挖出滑州案,可以起到立威的效果。然而,當由此案引起的後續一系列風波與朝廷震蕩,對太子來說,就未必是件好事了,如今西京就是一片漩渦,大量的勛貴、官僚卷入其中,可以想見,很多人都會因此而問罪抑或遭受利益損失。

劉皇帝,大概沒有人敢怨恨,然若是有些把這一切原因歸咎於太子的不容情,那麽對太子而言,就難免有些不好的影響。

李昉畢竟是劉旸的老師,涉及到他的事情,難免多些謹慎的考慮與關懷。在李昉眼中,讓太子上元節前還京,就是一種保護,到那個時候,朝廷這場風波,也基本平息了,即便沒有,也該處於收尾階段了。

劉皇帝自然不知道李昉那發散的思維,正坐在禦案後,取出一份本章,擰著眉頭、冷著臉閱覽著,朱筆不時在上邊圈圈劃劃。

這是一份名單,一份到目前為止,投案自首以及有司調查審問出的所有犯罪人員及其犯行。悄然之間,對於這些人事,劉皇帝這邊早就收到了一份匯總了。

此時的劉皇帝讓人看不出什麽情緒,但是,朱筆每圈劃一下,垂拱殿中的寒意似乎就要重分,那輕盈的筆鋒,就如尖刀一般銳利。

在開寶九年進入收尾的時候,隨著劉皇帝詔旨齊下,這場因滑州張進案引發的政潮也同樣迎來一個收尾。這也意味著,朝野持續了近一月的震蕩,終告平息。

事實上,當劉皇帝的態度表明之後,所有人的非議、喧鬧、掙紮、奔走都停止了,所有人都沉默了,由積極,轉為等待。

一言以靜西京,這就是劉皇帝如今的威勢。

當然,伴隨著的,是三法司兩百多名執法者,對大大小小數十起案件以及近千名所涉罪臣人等的審斷、判刑,這個過程,足足持續了十日。

經過大理寺最終核議,足有七十三名勛貴子弟以及內外官吏被判死,余者,或貶、或流,抄家免官或許都是一種寬容的處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