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3章 埋怨(第2/2頁)

劉旻在旁附和道:“記得在金山之時,兒吃的最美味的東西,便是楊公親自烤的肉了,只可惜當時缺少輔料,連鹽都匱乏,如今,卻是又可大飽口福了!”

劉皇帝掃了眼劉旻,目光中帶著幾分和藹。他發現,自從回京之後,這個六子比起往常開朗了不少,面對自己,也能多出些話來,這樣的變化,是讓劉皇帝感到欣慰的。

“楊業可是一身的本事,值得你們這些後人用心學習!”劉皇帝說道。

劉旻頷首,道:“對楊公,兒可是十分敬佩!”

聽這父子對話,楊業自然是表示謙遜,氣氛也就在這三言兩語之間,越發融洽起來。

烤著火,吃著肉,喝著酒,再談著天,這也是讓劉皇帝感到放松的一種享受。目光落在一邊的楊延朗身上,劉皇帝問道:“延朗,樞密院把你安排到何處任職啊?”

比起父兄,楊延朗長相沒有那麽地硬朗,面部線條更加柔和,很是英俊,身上也散發著一種蓬勃的陽剛之氣。

當然,面對劉皇帝時,也難免有幾分局促,聞問,下意識地要站起來答話,被劉皇帝伸手止住了。

“回陛下,臣被安排去山陽戍邊,在李駙馬麾下任騎將!”楊延朗答道。

根據樞密院與兵部拿出的辦法,針對這一批武進士,全部分配到內外諸軍中去歷練,有軍職者提拔兩到三級,無軍職者,外放軍中,職位則百將起步。其余未中進士的參考軍官,也根據考核表現,有所升遷。

經過這麽一番定論,大漢的武舉,徹底成為對下級官兵們的升職考核,不論能否考中進士,都有好處。

“山陽,那可是好地方,塞外正是多事之秋,也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用武之地,可要好好表現,朕可等著你們建功,等著給你們封賞!”劉皇帝說道。

“是!臣一定銘記陛下教誨!”楊延朗當即道。

楊延朗口中的李駙馬,自然是娶了大公主的李繼隆了,成婚之後不久,就被派遣到山陽領兵了,以符劉皇帝鍛煉青俊的意圖。

甚至於,連公主劉葭都跟著北上,到雲中居住,以免夫妻倆分居太遠。為此,劉皇帝還惹得符惠妃一通埋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