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6章 拷問(第2/2頁)

“朕無他意,主持不必緊張,更無需介懷,大漢武功強盛,民間尚武成風,僧眾亦是大漢子民,習武並非禁忌!”劉皇帝含笑道,這才使主持有些懸著的心輕輕落下。

“乾祐年間,朝廷頒布釋門管理條例,當地官府,每年可有按例考察監督?”

“每歲一次,從無遺漏!”

“以主持看來,效果如何?”

“有官府監督鞭策,對於僧眾教育及佛門發展,確有好處,鄙寺也受益匪淺!”主持這麽答道。

“不見得吧!”聞之,劉皇帝眼神中帶著一股莫測,輕松笑談:“官府職吏,能夠懂得多少佛理,讓他們考察僧眾佛學,豈不是外行指揮內行?

即便初時有些功效,怕也只取得一個督促作用,時間一久,怕也是流於其表,職吏們怎能不懈怠?主持以為,朕所言可有理?”

聞問,宏泰老僧沉默了一陣,在劉皇帝的注視下,輕嘆道:“陛下慧眼如炬,明察秋毫!”

“那這個問題,當如何解決呢?”劉皇帝悠悠問道。

對此,主持應道:“老僧焉敢妄言朝廷事務,還需陛下與廟堂賢能,發揮智慧,思得效益之法!”

“朕恰得一念,主持評鑒一番!”劉皇帝順著話就往下說:“朕以為,不只要確定天下各道州寺院數目,還要對每座寺院的僧眾數目實行定額,官府只需按冊檢查諸寺人員數目即可!至於寺內事,諸寺自料理之,想來有這個前提,各寺應當不會容許一些魚目混珠之輩掩居其間吧……”

“主持覺得,朕這個想法如何,是否有可行之處?”

聽劉皇帝此議,宏泰主持臉上露出一抹明顯的驚愕,緩了緩方回神,平靜卻顯艱難地回道:“陛下之策,可行!”

嘴上這般說,但心頭的苦澀,意味卻愈濃了。以宏泰老僧的眼界與智慧,自然明白,倘若真按照劉皇帝這個辦法嚴格執行,那麽這些年對佛門已經逐漸松動的限制,又將縮緊了,那個緊箍咒也將再度牢牢地戴在天下釋門頭上。

固然,朝廷放寬對佛門內部事務的插手,但一限寺院,二限僧眾,不論你怎麽發展,都給你劃定了一個不能突破的天花板。

沒有顧及主持的心理,劉皇帝繼續道:“佛門乃是化外之地,主持以為,可是法外之所?朕說的,是大漢國法!”

“主持以為,若佛陀入世,是該朕拜他,還是該他拜朕?”

“朕與佛陀並立於前,主持是先拜朕,還是先拜佛陀?”

“朕觀古之帝王,有滅佛抑佛之舉者,多難得善終,朕始終不解其因,主持以為,朕將來會是怎樣的結局?”

“……”

劉皇帝這一連番看似輕松隨意的請教,直讓宏泰主持大汗淋漓,盛夏炎熱,卻不及他心中徹骨之寒。

見他有些無言以對,難以自持,劉皇帝又笑眯眯地道:“朕隨口一問,主持可慢慢思量答案。朕累了,煩請準備客舍一間,再讓朕嘗嘗這寺中齋飯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