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4章 皇子戍邊(第2/2頁)

終於,劉旸主動開口了,拱手道:“爹,您的考慮,兒明白了,為固邊土,兒無異議,將全力支持。只是……”

“有話便講,不必吞吞吐吐!”見狀,劉皇帝直接道:“今夜,你我父子也算推心置腹,坦誠言事,該說的,不該說的,都沒有保留,你也不需有什麽顧忌!”

“是!”看著劉皇帝,劉旸說:“您欲以皇子戍邊,然而,邊塞之地,多偏僻苦寒,荒蕪簡陋,若以兄弟們外戍,對他們而言,是否太過艱辛了!”

聽其言,劉皇帝當即一擺手,恢復了往日的強勢,說道:“苦?再苦能苦過開國創業,當初的篳路藍縷,披荊斬棘,他們沒有經歷過,享受了這麽多年的富貴榮耀,也該對大漢做出他們的貢獻。

我這些年悉心培養你們兄弟,可不是要養出一批膏粱米蟲的。我此前也與你娘講過,皇子,不只是我的兒子,也是大漢的臣民,朝廷的柱梁,為政、立業、戍邊,你們都該為朝廷發揮出自己的作用!天家帶給你們的,除了富貴榮耀,更有職責與使命!”

“爹的教誨,兒謹記於心,必當勉之!”聽劉皇帝這麽說,劉旸當即誠懇道。

然而,心中卻難免有些異樣。劉皇帝的想法是好的,以其強勢,皇子們固然不敢反抗,但對戍邊之事,若是心悅臣服,顯然也是不可能的。

如果是內地繁華之所,讓他們去鎮守,或許也就樂意接受了,但到邊鄙之地,誰能心甘情願,戍邊可不是一個輕松的活計,其辛苦如何,經歷過前番北巡,體驗過河西那場冰雪之旅,皇子們也都是深有感觸的。換作是劉旸,他倘若不是太子,也不敢保證自己有那等的慷慨豪情,無私奉獻。

再說一方面,皇子之中,各有所長,可不是所有人,都有那個能力,擔起戍邊的責任,若是所托非人,且不提將來的隱患,恐怕就在當下,帶給邊地的,就不一定是安定,反成禍患……

即便劉皇帝,都有愛子之心,何況是那些後宮的娘娘們,若是將來劉皇帝一個心軟,這個政策,又能切實地推行下去?

不確定性,實在太大了。

而這些疑慮,此時的劉旸,也只敢心中暗自思量一番,並不敢直接道明。劉皇帝嘴上說得好聽,讓他毫無保留,盡抒胸意,但是,他可是在劉皇帝關照下長大的,對劉皇帝的了解可一點都不少,成長到現如今,又豈敢真正對這個令人畏懼的皇父完全袒露心跡?

當然,皇子戍邊這個想法,也並非就沒有積極意義,就當前而言,的確可以解決一些問題,再搭配上朝廷要實行的撫夷政策,對於邊地的安定與和平可以起到促進作用,也能加強了天家對地方的影響,對於消化鞏固現有領土,意義更大。

至少,劉皇帝當國期間,是可以安穩視之的!

而劉皇帝或許還有一種樸素的想法,那就是肉爛在鍋裏了,不管是劉家,還是漢家,勿使華夏領土,淪落蠻夷,也許能夠勉強看做劉皇帝大格局、大器量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