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7章 割韭菜(第2/2頁)

感受到皇帝的疑問,沈義倫說道:“陛下,銀乃貴錢,世所公認,議這個價格,也是有司經過詳細籌算的!”

劉皇帝沉吟幾許道:“銀價過高,是否會造成銀貴錢賤,倘若如此,對百姓,可就不那麽友好了!”

這一點,也讓王溥與沈義倫不由深思,還是王溥道:“陛下,發行銀錢,也只是試行,此後財政司會關注具體效果,屆時如有問題,還可進行調整,以期獲得最好結果!”

“嗯!”劉皇帝這才點了點頭:“朝廷鑄銀,流通天下,是為利國利民,還當慎重,當多加考慮,將可能的後果與影響,都要想到,做好準備!不過,銀錢之務,勢在必行,有勞諸卿多費心了!”

“陛下放心!”王、沈二人道。

“還有什麽困難?”劉皇帝又問。

王溥道:“若說困難,只有當下,朝廷儲銀太少,國庫之中,存銀不足十二萬斤,還需於全國範圍,探礦挖掘,加大產銀!否則,難以起到通行全國的效果!”

哪怕只有十二萬斤,按照財政司的打算,鑄成銀錢,也有超過一百五十萬貫錢的價值了,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了。

“當初劉晞自荊湖南道巡察回京,言湖南當地,銀坑甚多,過役礦工,因而關停了不少銀礦!”劉皇帝則悠悠然地道:“如今看來,還得重啟舊事,加大開采力度。”

“采礦之事,危險且消耗勞力,對於各地礦監,也當出台一些規定,加強采礦事宜管理!”劉皇帝又補充道,始終不忘表現他的恤民思想。

“是!”

可以想見,當這項政策實行之後,各地的礦監,又要為采礦勞力問題而頭疼了。當然,或許也沒那麽地煩勞,朝廷體恤百姓,但大漢之外,或許就要少諸多顧忌了。帝國的發展強大,總免不了壓榨血汗,總需要被剝削者。

“另外,內帑之中,尚有不少進獻,留一部分禦用,剩下的,也先調撥給你們,把銀錢之務,先落實了!”劉皇帝又道。

“多謝陛下支持!”王、沈二人頓喜,趕忙謝道。

可以說,大漢有極大占比的金銀貴金屬,都在劉皇帝的內帑中躺著,王溥他們也知道皇室有赴多富,劉皇帝肯支持,也將緩解他們不小的壓力。

“這可是暫借,要還的!”見二臣表情,劉皇帝輕笑道。

“是!”

算上此前的一次借款,劉皇帝如今可成為大漢朝廷最大的債主了,搞得他的內帑,都不免空虛了,要知道,偌大的大漢宮廷,開銷也是不小,為了大漢,劉皇帝也算大方了。

當然,皇帝富有四海,從某些角度來看,倒不必分得那麽清楚,更何況,大漢如今的財政困難,根子還是劉皇帝的“大有為”,是整個帝國臣民,在為他的決策買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