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(第2/2頁)

高麗國,經過高麗王王昭的改革,王權強化,國力軍備都提升不少,其統治在其強權之下也趨於穩定。

然而,就這麽不到半年的時間,一朝回到解放前了。由於同大漢交惡,乃至兵戎相見,再加上兩場戰役,損失了大量兵馬,王權不可避免地遭到削弱。

於是,那些在過去十多年中遭到王昭打壓的貴族、功臣,那些在王昭改革中利益遭到嚴重剝奪與削弱的勢力,都開始蠢蠢欲動了。

兵敗,損失一些兵馬,州縣遭受侵掠,官民收到一些損失,這些對高麗王而言,或許都不算什麽。但是,自己的權力被削弱,威信被打擊,王位被動搖,這可就讓王昭坐不住了。

外患不休,內憂又起,內外壓力之下,王昭也承受不住了,不得不尋求解救之法。而哪怕再沒見識的人,也知道高麗動亂的根本原因在哪裏?

大漢!

在徐熙的勸說下,王昭終是決定,再派使節,前往大漢,祈求大漢的原諒,希望能夠重修舊好,表達永為藩屬的態度。

雖然就王昭個人而言,有些郁悶,有些委屈,甚至感到屈辱,但他真的沒有更多的辦法,遭受過毒打之後方才明白,只一海相隔的中原天朝,真不是他們能夠得罪的。

過去,也確實是王昭飄了,竟然妄圖在漢遼之間左右逢源,還欲參與兩國戰爭,最終也只是個火中取栗,國家離亂的結果。

徐熙攜帶了大量的寶物、美女,浮海而來,甚至於王昭把他宮庫中的珍藏都貢獻出不少。經過千裏跋涉,車船舟馬,歷盡辛苦,趕到洛陽。

原本,在徐熙的預料中,他們滿懷誠意,應當能夠感動大漢君臣。但現實情況,讓他們大感挫折,到京之後,幾乎處處碰壁。

大漢帝國,頭一次展現出一種小氣與傲慢,對於高麗使節,除了將其撂在賓館之外,就再沒有任何招呼,幾乎不理不問。

徐熙幾度請求覲見劉皇帝,遞交國書,都被拒絕,人見不到,連送禮物都沒有機會。蹉跎日久,徐熙也難免挫敗,但考慮到或許仍舊他們國境肆虐的漢軍,又不得不鼓舞鬥志。思慮之後,終是把注意打到了趙普身上。

結果呢,趙普禮物是收了,但似乎沒有辦事的意思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