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6章 三處余音(第2/2頁)

……

雲中府堂內,一文一武正坐著,乃是河東布政使石熙載與九原侯李萬超,二人皆是滿面春風地交談著,此前,二者在河東當然免不了打交道。

李萬超是老臣、老將,有是開國侯爵,在軍中資歷深厚,此番又有山陽之功,地位將更加牢靠。石熙載則是皇帝身邊走出去的大臣,主掌河東道的封疆大吏,有這兩年在河東任上的磨煉,其整個人的氣質也有了極大轉變,比起當初的儒雅隨和,隱約間多了幾分威勢。

內侍的引導下,在燕子城以及山陽之戰中表現出彩的大將田仁朗走了進來,儀態畢恭畢敬的,對於常年於邊軍中打拼的田仁朗來說,專門受召覲見皇帝,這還是頭一遭。

這個舉動,顯然意味著什麽,田仁朗對此,既感激動,又有期待,同時還有幾分忐忑。不像十多年前,二三十歲甚至不到二十歲,就可以拼搏用武,功勛揚名,只要有所建樹,就可職拜高級將帥,授勛賜爵。

在如今的大漢軍政體制內,是越來越難往上爬了,而田仁朗已是不惑之年,若無此番北伐的機遇,建立功勞,他或許也只是大漢如砂礫一般多的中下級將校中的一員,未來前途有限。

所幸,他把握住了,並且在最後一場大戰中抓住了機會。否則,他也只能像大部分北伐將領一般,得些苦勞,添些資歷,活到戰後,受些錢糧賞賜罷了。

田仁朗入內,正在交談的兩個人頓時將注意力放到他身上,田仁朗也趕忙上前,以晚輩之禮,參見李萬超。

“田將軍免禮!”雖然對他並不熟悉,但對於因開寶北伐而名三軍的“二田”之一,李萬超仍舊抱以欣賞的眼光,一臉和煦應道。

“這是河東布政使石使君!”大概是見田仁朗不認識石熙載,李萬超還主動引見道。

聞之,田仁朗趕忙再度行禮,拜道:“見過使君!”

當下的大漢,任何一道布政使,在大漢的軍政體系之中,地位已經彰顯出來了,進則為部司之首,乃至拜相,這種前途,比起他們這些將領,可要遠大得多。

當然,作為將領,更容易通過軍功得爵,成為軍功貴族中的一員,這也是文臣難以比擬的。這麽多年了,文臣封爵的人,可謂鳳毛麟角,很多還是因為開國之功,得以晉升貴族。

“田將軍不必多禮!”石熙載的回應也很謙和,起身道:“將軍此番聲振北疆,老夫在晉陽,都聽聞了,大漢又多一將星啊!”

“使君過譽了!”田仁朗有些意外,但還是不露張狂,低調應道:“末將只是一勇之夫,不敢當。”

“將軍不必過謙了!有此一戰,二田之名,已然遠揚,將軍如此虛懷若谷,未來可期啊!”石熙載道。

石熙載當然看得出來,皇帝有提拔田仁朗之心,也就不吝嗇一些好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