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(第2/2頁)

兼契丹全民皆兵,遼國也有實力組織起一支超過十萬人的軍隊,甚至可能更多……”

“遼國忍耐了這麽久,就給了朕這麽一個驚喜!”劉皇帝回身,緩緩坐下,說道:“朕還是小看耶律賢這個小朋友啊……空巢南下,決心很大啊!”

簡單地感慨了句,劉皇帝直接向曹彬問策:“如何應對,你可有腹稿?”

曹彬:“唯今之計,只有速令長城諸關,提高警惕,加強守備,並對長城內外,進行堅壁清野。同時該進行的,也必須迅速著手的是,向山陽增兵,加強防禦的實力,尤其是雲中防禦,不容有失!”

“雲中周邊,還有多少兵馬可供調用?”劉皇帝追問,曹彬的話他可是都聽進去了,尤其是,北關防禦空虛這一點。

“兵力最富余的,唯有遼東,然遠水難解近渴,即便能夠抽調,但千裏援應,戰力也難以保持!”曹彬說道:“雲中周邊,可以緊急抽調的,唯有寧遠軍一部,雁門定襄軍、朔州永寧軍,但兩軍兵力都不足,還需保證要塞安全,可抽調兩千卒。

另外,勝州保寧軍以及楊將軍北出前曾留萬軍於豐州,可以東援,不過路途漫長難行,傳令東援也需要足夠的時間,未必難以趕到遼軍之前。”

劉皇帝默默算了下,道:“也就是說,把就近的奉義、寧遠、保寧、定襄四軍都算上,能夠聚集起的兵力,也不夠兩萬?”

“陛下,全部征集,也不過一萬三千人!”曹彬語氣苦澀,道:“因此,唯有再從民間,抽調丁壯,以充防禦了!所幸山陽秋收已過,若得提前將山陽百姓收容入城中,可以稍微彌補兵力之不足!”

“那也不夠吧!”劉皇帝說道。

“可自河東征召兵役北上!”曹彬直接說道。

山陽背靠河東,這種關鍵時刻,能夠提供最大支持的也唯有河東的,這也是河東該承擔的責任。

因此,劉皇帝也沒有多少猶豫,直接吩咐道:“制令河東道司,全力北援山陽!”

“另外,幽州這邊,也抽調一萬兵馬丁壯西援!”劉皇帝又補充和那了一句。

聞言,曹彬當即勸阻:“陛下,幽州兵馬也不足,還需拱衛禦駕,萬不可再做抽調了!”

劉皇帝頓時回了句:“就從隨行宿衛禁軍,抽調三千人西援,他們的職責,不只是拱衛朕,保境安民、衛國禦敵,也是他們的使命!”

曹彬雖然還有所遲疑,但見劉皇帝態度堅決,也不好再強行進諫。但值此局面,哪怕沒有那麽危急,皇帝的安危,仍是重中之重,因此稟報:“如此,當自河北再征兵民北上,以衛禦駕!”

“可!”對這個建議,劉皇帝沒有否決。

“傳令,劉廷翰降職留用,守備野狐嶺!直接告訴他,倘若再有閃失,他也不用回來見朕了!”劉皇帝語氣堪稱嚴厲,與此前的態度,截然相反。

“李處耘回雲中,負責山陽防禦!”劉皇帝又道。

“陛下,李使君經北援操勞,已然病重,恐怕難以支撐山陽防禦重擔!”曹彬遲疑了下,稟道。

這一點,又在劉皇帝意料之外了,沉思少許,道:“讓李萬超自河東北上,進駐雲中,總督諸軍,以備遼軍來犯!開戰之初,奉義軍使田重進表現不錯,就讓他協李萬超!”

“是!”

九原侯李萬超,自從豐州任退下後,一直在太原老家休養,後來起復,也在河東道內任職,等著退休的那種,去年北巡期間,還專門接見過。

當年,他就說過,還要大用李萬超,沒曾想,一語成讖,真的是大用。老將軍雖然身子骨還算硬朗,但畢竟已是六十七歲高齡,但遇事之時,綜山陽情況,劉皇帝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李萬超,就真舍得用,也真敢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