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(第2/2頁)

這是劉皇帝,站在過往的戰例上考慮的,不論是乾祐四年南下淮南,還是乾祐十一年第一次北伐,都是橫跨兩歲三季,生生熬過整個冬季,始終保持著對敵軍的壓迫。

然而,就事論事,在東北那片既陌生且極度惡劣的氣候環境條件下,前兩者似乎不能完全拿來做類比,付出的代價且不提,能夠取得的效果能有幾成,都還需要打個問號。

尤其是劉旸提到去年巡視西北之事,這一下子勾起了劉皇帝的回憶,要知道,去年行營不過一萬人眾,還非戰時,僅頂風冒寒的行路,迫於凍死凍傷的壓力,也不得不在涼州待過整個冬季。

如今在東北的,可是四十萬軍民,這麽多人,面臨的問題,需要克服的困難可不是簡單地乘個數字就行了的。

思及去年的經歷,哪怕屁股底下坐著熱炕,劉皇帝的雙腿都忍不住哆嗦幾下,而況於東北呢?那裏的實際情況,他還真沒有實地考察過,他一直在避免奏章上治國,但此次,似乎在戰報上治軍,只是沉浸在自己的考量之中。

至於劉旸提到的其他幾條理由,當然也是有道理的,劉皇帝也不是沒有觸動。此前,他就有從遼東撤軍的想法,撤軍的意圖不是罷戰,而是抽調遼東軍隊,填補到西面。

隨著高麗的異動,劉皇帝也暫時打消了那個想法,而決心繼續在遼東堅持,北擊契丹,南討高麗。

然而,此時劉旸給他的進言,卻是從遼東大撤軍,這是劉皇帝還從未設想過的……

思慮之際,劉皇帝的表情也隨之變化,十分豐富,沉吟良久,劉皇帝終於偏過頭,看著站了好一會兒的太子,平靜地說道:“若是撤兵了,遼東戰局,有所反復怎麽辦?倘若有失,再要救急,遣將調兵,過程中周折與麻煩,可一點也不小!”

劉皇帝這一開口,打破了空氣中凝重的氣氛,劉旸心情稍松,連有些坐立不安的劉煦、劉晞兩兄弟都感覺解除了束縛一般,身體略微松弛,看著太子。

劉旸拱手道:“臣與將帥們商討過,留十萬兵馬,足以北制契丹,南拒高麗,余者,盡暫時可撤還!”

“具體的撤兵計劃,可曾擬定?”劉皇帝問。

當劉皇帝問起具體的計劃時,也就證明,他心裏對於撤兵,並不那麽抵觸了,甚至有接受建議的可能。

劉旸當然也感受到了,稍加斟酌,稟道:“按照設想,還需待南北兩路水陸兩軍進展結果,還軍也通過水陸兩路!陸上問題不大,唯有水路,只要將高麗水軍消滅,剪除海上威脅,便可通過海路還師!”

聽其言,劉皇帝輕輕頷首,也示認可,稍加考慮,劉皇帝沖劉旸露出點笑容:“遣郭廷渭南下進攻高麗水軍,真正的意圖,也是為海上撤軍做準備?”

聞問,劉旸保持著恭敬的姿態,垂首躬身,應道:“是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