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0章 城塌了(第2/2頁)

而城中的守軍,雖然接收了一批來自後方的支援,但承受的壓力,是沒有改變的,相反,是倍增,當漢軍瘋狂起來的時候,那一波一波、無休無止的進攻,抵抗起來自然也更加艱難。

當然,一味的強攻,靠將士犧牲強打,趙匡胤也不願意,然而,在幾經試探過城防之後,也別無他法,就像當年領軍入蜀時,面對那崇山峻嶺,險關要塞,趙匡胤打得可謂靈活。

只是,如今面對的對手不同,對手的應對也不同,該付出代價的時候,也沒有什麽不舍得的。作為久經沙場的老將,哪裏會心慈手軟,為一些傷亡所嚇到。用一句通俗點的話來講就是,打仗哪有不死人的。

而為攻破錦州,趙匡胤也是絞盡腦汁,費盡心機的。除了保持漢軍一貫的攻城戰法之外,也有用奇。

只不過,面對錦州這種地勢與城防,水攻沒有條件,火油、火箭給遼軍造成了大量殺傷,但不致命。

堆土山,空間不足的情況下,也會給自己制造困難,而耶律休哥也不是一味的被動死守,時有遣人冒死殺出。

通過火藥,炸毀城墻,同樣也采取過,大量將士民夫,頂著城上的打擊,將火藥桶堆至城下,結果被耶律休哥派死士阻止,乃至冒死提前引爆,總之不給堆積足量的機會。

至於地道穴攻,挖掘甚難,連續出現塌方,甚至由於一場大雨,淹沒了兩條。而對此,城中也有防備,漢軍在城外挖,遼軍在城內挖,出現互通的情況,又是放煙,又是放火,熏死、燒死不少動工的民夫……

不過,耶律休哥再是嚴防死守,總有疏漏之處,而處處受挫遇阻,終究成為了一個障眼法,吸引了守軍的防禦注意力。

在所有開完的地道中,有一條始終謹小慎微,小心翼翼地被漢軍挖到了一直未曾“照顧”過的錦州城西南角,其後,以更加小心的動作,往城基下堆積兩百多桶火藥。

於是,在六月十二日上午,在漢遼兩軍於城上城下接戰,殊死搏殺之際,隨著一聲震撼的爆炸聲響,久經考驗的錦州外城,塌陷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