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(第2/2頁)

因此,在挺進漠中之後,他的任何舉措都變得小心起來了,不敢貪功冒進,戒備更提升到了最高級別,斥候布置的範圍,更放寬到周邊五十裏。

雙方的斥候,也在這充足的空間內,進行著殘酷的廝殺。斥候一般都是軍中最為精悍、敏銳、戰鬥經驗最豐富的士卒,但在這種絞殺纏鬥之中,漢軍足足損失了七百余卒,讓劉廷翰不得不調撥補充。畢竟,在域外廣袤的草原上,在人家的地盤上,必須得保持耳聰目明,付出再大的犧牲都是必要的。

漠中仿佛成為了一片雷池,在長達一個多月的時間內,劉廷翰一直以一個謹慎的姿態,不敢跨越,仿佛前進一步,就是萬丈深淵一般。

在軍中,有不少將校,都有些難以忍受這種枯燥乏味,他們策馬出塞,是來打契丹,建功立業的,尤其是派給劉廷翰的那些禁騎。

再加上,主動出擊,深入草原,是劉廷翰主動提出的策略,然而大軍北出,你這做主將的反而遲疑了,畏戰怯敵,遷延不進,貽誤戰機。

外則戰局晦暗,內則將校相逼,劉廷翰承受著極大的壓力,但正是這種重壓,他更加不敢疏忽大意。

麾下的將校,只需聽從指揮作戰,不需要考慮太多,但作為主帥,尤其是經過劉皇帝帶在身邊培養的主帥,劉廷翰不能想得那麽簡單。

這是一個有大局觀的將帥,他得為隨征的三萬將士負責,得為朝廷負責。所部三萬騎兵,半數是朝廷禁騎,加上邊騎以及征召的諸蕃騎,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,大漢培養出這麽多的騎兵不容易。

再加上,此次出塞,山陽、榆林一線的漢軍邊軍抽調了太多,倘若他們這支戰略力量出問題了,遼國發兵南下叩關,那對大漢而言,可就是新的壓力了。

那樣的情況,即便憑借著完善的防禦體系,能夠頂住,但是對於整個戰局會造成什麽樣的影響,就無法預料了。

畢竟,山陽不比西部,那茫茫大漠戈壁,也是大漢天然的屏障。這一點,也是劉廷翰真正顧慮的地方。

於是,在遲疑許久之後,劉廷翰終於下定了決心,不再前進一步,甚至,以軍需補給消耗嚴重為理由,向南撤軍兩百裏,以接應後方糧草補給。

什麽叫服從大局,不計個人利益功勛,這就是!

事實上,劉廷翰穩妥的做法是正確的,他那不進不退、謹小慎微的表現,同樣讓遼國那邊難受。

在韓德讓的籌謀下,遼國那邊,早就為劉廷翰軍設好了圈套,不需多,只要他再挺進百裏。因為劉廷翰的猶豫,遼軍甚至打算再放出一只誘餌,結果劉廷翰撤了。

為了謀劃劉廷翰這支軍隊,遼國這邊可是精銳齊出,耶律賢把宿衛兵馬都派出來了,最後的結局卻是,看得見,摸不著,快熟的鴨子,飛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