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4章 減稅難(第2/2頁)

感受到劉皇帝的態度,盧多遜先是愕然,稍做思考,就低頭告罪了:“臣考慮不周,請陛下治罪!”

“朕何時因言問罪了?”劉皇帝大度地擺了擺手,盯著盧多遜,帶著少許鼓勵道:“你主政河西,為治下百姓謀福,是當為之事,可以理解。但是,也不能僅僅盯著河西這一地,最好能夠放眼全國,縱覽全局。格局嘛,不妨放大些!”

聽此言,盧多遜原本有些消沉的心情頓時一掃而空,默默咀嚼了一番話,當即應道:“陛下教訓得是!是臣眼界狹小了!”

心中還不免自責,他盧多遜的目標可是要入朝拜相的,看來,這眼光還是得放得更高更遠,著眼於未來。但是,如果河西任上幹得不好,沒有出彩的政績,又如何能夠入朝呢?

盧多遜的心理活動開始豐富起來了,素來利落的他,難得有些遲疑。

“不過,你有更化改新以固疆土的想法,朕自然是支持的。這樣吧,朕此番西巡,感西北百姓生計艱難,官員治政不易,回朝之後,當著財政司調撥一部分錢糧,以實倉廩,用以改善!”劉皇帝又這麽說道。

“謝陛下!”盧多遜當即拜謝,眉開眼笑。

相比於減稅政策,或許這種專項錢款支持,對地方官府更有利,這樣他們治政辦事可用資本可就多了,也更實在了。

“臣還有一請!”

“說!還有什麽要求,一並講完了吧!”劉皇帝忍不住瞥了他一眼。

“臣覺得,想要推動漢化,轄下需要一批幹吏,需要更多可用之人,這也是河西官府最為欠缺的,當下河西官府,許多人都身兼多職。希望能夠再分遣人一批人才,河西雖然偏遠,卻是做事出成績的地方……”盧多遜道。

“很好,不論治國治政還是治軍,首重人才!”劉皇帝道:“你把河西各官府的缺額報上洛陽,朕會著吏部落實的,新一批的觀政學士,也到外放的時機了!”

“不過!豐州那邊的事,也給朕提了醒,大漢如今對各級官吏人數配額,並不適應所有地方!河西也是地廣人稀之處,人員給派給你,但是,可不要造成冗員浪費!”劉皇帝直接表明態度。

聞之,盧多遜當即表態:“陛下放心!臣必使人盡其用,斷不容許有人浮於事、虛耗朝廷俸祿的情況發生!”

見其狀,劉皇帝捋著他被風吹得有些張揚的胡須輕笑道:“很好!”

對盧多遜的保證,劉皇帝當然是認可的,對盧多遜為官的一些風格,他可是了解的。就在西幸河西之前,他就聽過一番李崇矩關於盧多遜的匯報。

此君,並不是個善人!其心性之傲,劉皇帝也是早就見識過的。

從考中進士開始,盧多遜也有將近二十年的官宦生涯了,在這個過程中,他的能力、經驗、手段都是飛速提升。但有一點,並沒有多少的改變,便是那股傲氣,他一直是自負才情的,哪怕有早兩年被安排在三館當圖書管理員,也只是讓他稍加收斂罷了。

如今,他升任河西布政使還不足一年,但其為政處事的風格卻越顯鮮明了。為達目的,不顧一切,甚至不擇手段。

論能力,盧多遜絕對是大漢數得上的能才幹吏,做事果斷,作風強勢,而在他手下為官做事的人,無不受其鞭策,大感壓力。有官員曾口吐怨言,為盧多遜所知,後來一番炮制,搞得不只官丟了,連河西都待不下去,只能灰溜溜地帶著家人搬立姑藏,躲得遠遠的,才可安心……

他既然放了話,劉皇帝相信他絕對會落到實處。至於私德方面的事情,盧多遜那不算良好的官聲口碑,則不是劉皇帝最在意的事情。

從本心來講,劉皇帝也並不期望,甚至不樂意大漢的官員都是那種“道德典範”,大漢官場也需要盧多遜這樣的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