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(第2/2頁)

而刺史、縣令,則是朝官外派之外,其余吏職升遷,包括過去藩鎮尚存時,由地方節度、觀察、防禦等委派的官吏。

知州、知縣實際上是一種用官制度,只是劉皇帝強化中央集權,加強朝廷對地方掌控的一種手段罷了,而在實現這個目的十多年下來,已然逐漸成為了官職的代稱。

並且,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,比如在地方官員之中有條鄙視鏈,知州鄙視刺史,知縣鄙視縣令,為何,就因為前者是朝官出身,是天子親授,代表朝廷,代表皇帝,很多人還有專奏密奏之權。

對於這些現象,劉皇帝心中是有數的,已然有意進一步整改,使知州、刺史職權地位得一統一,也繼續減少官制上的混亂。

而豐州刺史馮廣呢,就屬於“被鄙視者”的崛起。簾幕揭開,劉皇帝裹在厚實的絨袍下,在喦脫的攙扶下,走出車駕。

腳下的土地,冰冷且堅硬。劉皇帝看了看豐州城,又觀察了下迎駕的馮廣等豐州官吏,完全可以用淒涼寥落來形容。

目光落在躬身垂首的馮廣身上,一身舊官袍,鼓鼓囊囊的,裏面塞的不知是棉絮還是其他什麽保暖的東西。見到他這副形象,劉皇帝便心生好感,第一印象,這是個清官。

“馮廣啊,朕記得你!”目光在城郭與官吏身上掃了幾圈後,劉皇帝終於嘆道:“都說邊疆苦寒,朕今日始窺其貌,若非親眼得見,可能想象,大漢的五品刺史,竟是這等形象。守備北疆的將士戍卒們辛苦,你們這些忠於牧守的官員,同樣不容易啊!”

馮廣佇立在冷風中,聽到劉皇帝這番話,眼眶頓時就紅了,拱手再拜:“得陛下此言,臣等再無他想,今生足矣!”

從馮廣哽咽的語氣中,劉皇帝就能感受到他在豐州任上的辛酸與苦楚。擡眼望著城門上滿帶風霜的“豐州”二字,劉皇帝嘆了口氣,說:“帶朕進城看看吧!”

“臣失態了!”馮廣抹了把眼睛,請罪道。

“罷了!”

馮廣又道:“豐州簡陋,怠慢聖駕之處,還祈恕罪!”

“豐州之地乃是大漢的國土,豐州之民乃是朕的子民!”劉皇帝正對這簡陋的城郭,語氣堅定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