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(第2/2頁)

這一點,劉皇帝自然是明白的,對此,他也早就犒賞過宋琪了,爵位不算高,一個二等長源伯。畢竟,以治功封爵的人,在大漢著實少見,縱然等級低些,但地位已是大幅度拔高了。對於文臣而言,除了開國功勛之外,後來者想要封爵,難度太大,相較之下,擁當世之權,執當朝之政,以展抱負,反而更值得追求。

“如今山陽道有多少人了?”劉皇帝問李處耘。

李處耘年紀不算太大,但老態已顯,聞問,還是打起精神,幹練地道來:“臣查閱過籍冊,到開寶六年,山陽治下一府五州,在冊丁口共計60259戶口,365841人!其中大同府內約占三又其一,共19793戶!”

“還是有些少啊!”劉皇帝還是忍不住嘆道。

“陛下,山陽畢竟是邊地,能有如今的數目,已然不少了!”李處耘回答道:“這還得益於朝廷實邊的政策,如若再加上那些行商的客戶以及寓居寓旅的塞北胡族,人口當還能再多算些!”

對此,劉皇帝當然是清楚的,山陽道人口自然增長的比例實則很小,其中有極大一部分,都是此前移民實邊的成果。

如李處耘言,畢竟是邊地,還是遭遇了嚴重破壞,未能真正解決隱患危機的邊地。除了強制執行,僅靠政策引導,對於一般的百姓而言,吸引力著實不大。

在大漢,敢闖山陽的人,都是一些膽大有血性的人,其中以商旅、販夫居多。不得不說,在漢遼和平相處的這十年,在朝廷寬松的商業環境下,大同這邊的商賈貨殖氛圍十分濃厚。

大同的流動人口,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南來北往的客商,雲中城,更是漢遼之間最大的一處貿易交流中心,甚至遠遠超過燕山道的幽州。而山陽道每年的財稅,其中有不小的數額,都來自於貿易商稅。

因此,在雲中城,肉眼可見,來自各方、各族的商賈,熙熙攘攘,市貌繁榮。當然,綜山陽一道,也就這麽一座雲中城,一道之精華,也就在此了。

若到其他城邑走一遭,那對比反差可就強烈了,當年那場戰爭帶來的創傷,可不是短短十年,就能修復。建設,永遠是不容易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