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5章 舊邸(第2/2頁)

聽劉皇帝這麽說,石熙載精神一振,如果能夠解決這樣一份財政負擔,對於河東道府而言,自然只有好處了。

“陛下英明!”石熙載發自內心地向劉皇帝唱贊歌。

劉皇帝呵呵一笑:“應有之義。哪怕是你石凝績,誇朕英明,都成為一名習慣了。比起給朕唱贊歌,朕更希望看到你們這樣的臣子,能把地方治理好,造福鄉梓,與一方平安!”

“臣在所不辭!”石熙載鄭重道。

“坐,一直佝著身體也辛苦!”看他一直站著,劉皇帝朝石熙載示意了下,說道:“朕此番北巡,來得突然,聽說,你是專門從保德府那邊趕回來,籌辦迎駕事宜的?朕還聽說,你到任河東的這幾個月,基本都下州府縣鎮、乃至鄉村走訪、察看,朕此來,倒是打擾到你了!”

“陛下言重了!”石熙載落座,恭敬地應道:“天子臨幸,迎奉禦駕,乃臣應盡之禮。”

“你這個布政使,能夠身體力行,邁開腿,上山下鄉,朕很欣慰!”劉皇帝則道:“不過啊,希望不要僅注於形式,要落到實處!”

劉皇帝此言,算是給石熙載一個警告了。還是此前的一個問題,地方官員中,搞形式作風的還是大有人在,比起過去是改善了些,但這東西實在不好判定,到底是流於形式,還是勤懇任事,很難界定。

造成的結果就是,再聽到有大臣、官員,勤快地往下面跑,劉皇帝心中就難免產生些懷疑,畢竟,論作秀,他劉皇帝也是大師。當然,他很少把這種情緒表現出來,不能因噎廢食,更不能因為主觀判斷打擊了官員們實幹辦事的積極性。

石熙載顯然明白,坦蕩地道來:“不瞞陛下,臣到任河東的這幾個月間,前後沒有在官署待滿過半個月,前政未改,也沒有降下任何一道大令。不過,在這段時間內,臣把轄下州府縣,基本都走過一遍,就是為了了解地方政況民情之後,再因地制宜,因情施政!”

這也是跟著劉皇帝久了,行事作風中,明顯受到了劉皇帝的影響。對此,劉皇帝自然還是滿意的,畢竟是自己看重的人。

“保德府,在河東也算是窮鄉僻壤吧!”正好,劉皇帝問起一些河東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