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0章 三個青年(第2/2頁)

距今,也快十年了,當初的童稚小兒,也逐漸大了,同皇子們一起識文習武,認真而低調,如今在太子劉旸身邊當侍衛。

“參見太子殿下!”見到太子,三個青年俊傑,一齊行禮。

劉旸也是那副謙和的表現,臉上帶著笑容,快步上前,扶起三人,道:“元顯、霸圖、子美,快快免禮!”

“謝殿下!”幾個人也算是同齡人,此前也是有所交集,對太子不能說太熟悉,但劉旸表現出的態度,還是讓三個年輕人頗為受用的。

看著三人,劉旸直接拉起了楊延昭的手,爽朗道:“得知你們還京,陛下與孤,都十分高興。走,我們一起入殿覲見!”

“是!”

垂拱殿內,劉皇帝正與柴趙討論事情,無他,唯平遼爾。前不久,雲南再度上奏,王仁贍統軍,已然把大理全境給拿下了,如今,除了少量的殘軍、匪盜以及偏僻部族,仍舊未臣服外,雲南大局已定。

接下來,需要做的,只是歸制、治安,在維持大局穩定的情況下,逐步清剿境內。這些,自有王仁贍、全師雄去落實。

西南之事,可以說暫時告一段落,那麽,朝廷的目光也可以收回,投向北方了。到如今的局面,大漢四境之內,也唯有北方的遼國,值得重視。

一山不容二虎,在華夏這一大片版圖之內,也容不得兩個統一的大國。和平沒人不想,但是,就遼國胡漢結合軍政體系,就注定了劉皇帝難以容之。

縱然不為他個人的志向與野心,哪怕為子孫後代省些麻煩,他也要滅遼,縱然滅不了,也破之、析之,總之,就是不能讓大漢的北方長久存在一個統一的霸主。

當劉旸親自引著楊延昭、李繼隆、郭儀入內覲見時,不出意外的,他果然露出了開懷的笑容,並且發自內心。

三個青年恭恭敬敬地站在殿中,劉皇帝則像見到了什麽寶貝一般,胡子笑得直顫,拍拍楊延昭的肩膀、捶捶李繼隆的胸膛、摸摸郭儀的脊背……

“來,看看這三個後輩!”劉皇帝朝柴趙招呼著,笑道:“大漢未來的將帥,就在此三子中了!”

劉皇帝這是,毫不掩飾對三個青年的寄與的厚望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