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5章 蓄奴之議(第2/2頁)

這樣吧,可小作嘗試,不過,需以官府主導,置為官奴,開礦、修路、職田、俸田,所缺之人,就照此法解決。

先看看成效!”

停頓了一下,劉皇帝又擡手指示道:“擬詔發往安南,此事,既然是趙匡義率先提出,就讓他就地著手操辦吧!樞密院也去一制,必要的時候,讓當地駐軍配合。

另外,直接捕奴,容易引起動蕩,吃相還太難看,朝中那些腐儒頑固,怕也少不了議論。讓財政司撥些款項,試著交易購買!”

聽劉皇帝這一番吩咐,劉旸不住地點頭,而後恭恭敬敬地應道:“是!”

劉旸臉上,滿是心悅臣服的表情,心中則默默嘆息。別看參與朝政多年,但與皇帝老子比起來,差距還算太過明顯了。很多事情,也考慮得太過片面了。

“你有想過,趙普他們為何會推動此事嗎?”看著若有所思的太子,劉皇帝又問。

劉旸凝思,答道:“向得利者示好?”

劉皇帝又恢復了悠然自得,輕聲道:“我是培養出了大漢的勛勛貴階層,他們對朝廷軍政的影響,如今可謂遍及朝廷內外。在歷任宰臣中,趙普的資歷算是最淺的……”

劉旸先感豁然,而後又是沉吟。見狀,劉皇帝又問:“功臣勛貴,是用來鞏固國家、平衡朝局,以重爵厚祿待之,卻也不可放任其膨脹,如何制之,你可曾想過?”

劉皇帝這話,輕飄飄的,卻像一把利劍,直透其心。注意到劉皇帝變得冷漠的面龐,直覺心生寒意,踟躇幾許,劉旸忽然沉聲問道:“包括符、李二族嗎?”

聞其問,劉皇帝不動聲色,看著太子,沉默了一會兒,聲音冷幽幽的:“他們不只是勛貴,還是外戚!”

“臣,明白了!”面對此言,劉旸深吸了一口氣,拱手道。

如何制約勛貴集團,這是劉皇帝自己也在時時考慮的事情,他都沒有得出一個完全之法,更何況劉旸了,因此,卻也沒有要求他給出個答案。

他只是做一個提醒,讓他有這方面的思想覺悟。而日漸成熟的劉旸,顯然也收到了劉皇帝釋放的信號,也正因如此,當退出垂拱殿時,他的心情顯得有些壓抑。

見識得越多,經歷得越多,劉旸越發感受到太子之位的沉重。哪怕他沒有多少奪嫡方面的壓力,但也不是安安穩穩地當個和平太子就行了的,眼下還能托庇於劉皇帝的羽翼之下,將來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