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9章 西拓南並(第2/2頁)

沒曾想,石熙載這儒生,還能有如此見識器宇。劉皇帝微微一笑,目光從西域,移至青藏,良久,做出指示:“今後對於吐蕃諸部,還當加強聯系往來,糧茶布鹽開道,以收買吸納為主,潛移默化,使其歸附!”

“是!”

當然,這也是多年以來,朝廷總結出來的對吐蕃政策,一個分裂混亂的高原,可供朝廷操作的余地太多了。

而做得最好的,自然要屬西南地區了。在趙普的主導下,劍南以西,大漢實際控制的地盤,已然擴張到了後世的巴塘、芒康地區,影響更遍及怒江上遊。隴右已西,也推進到了積石山脈。

算上此次剿滅黃頭回鶻的戰果,偌大的“青藏”地區,正呈現一種被大漢蠶食的狀態,雖然仍舊是囫圇吞棗,且消化不良,管理成本居高不下,但不可否認的,這些地區已然正式恢復為大漢的國土,記錄於圖志上的。

河西的事情奏完,李處耘又緊接著把西南的軍情上稟,聞之,劉皇帝是徹底地龍顏大悅了,眉毛都忍不住跳躍。

如果說河西的拓地值得浮一大白的話,那西南告捷,就該高歌一曲了。哪怕不用聽具體的匯報,劉皇帝都能看到大理出降的積極影響了。

在對西南的統治政策上,朝廷還是決定采取懷柔招撫的,因此,只要段氏投降了,其他的大小勢力、部族,都是可以綏靖、收買了的。

左右,劉皇帝要的,也不是要對大理地區實行徹底的統治,那也不現實,取得法理上的統治權以及主要城府的行政、軍事權力,剩下的,都可以分給那些土著部族。

而真正需要對付的,只是段氏以及那些大氏族,如今,他們也投降了,也就意味著西南戰事將走向勝利終結。這比起劉皇帝預料的,還要早,意外之獲,怎能不喜。也不得不說,哪怕也如今大漢堪稱豐厚的家底,在維持西南如此規模的戰爭上,也是不輕松的,各項消耗更是成倍的上漲。不說其他,就死傷的將士,那就是一筆巨大的損失,如果以經濟的角度看待這場戰爭的,絕對是虧本買賣,而且是基本回不了本的一筆買賣……

如今戰爭走向終結,也代表著,朝廷可以開始止血了,劉皇帝也樂意看到。

再者,哪怕就沖著那再度暴增的版圖,也當表示一番,比起對吐蕃的蠶食,對大理可就是鯨吞了,一口咬下去,何止拓地千裏,整個西南,都要徹底連成一片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