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0章 蒼山洱海(第2/2頁)

聞之,王全斌立刻來了點興趣。而那幾名麽些族人,在首領的帶領下,直接跪下,磕頭不止。

通過翻譯,與之有了相對暢通的交流,從其口中,王全斌得知,金沙江上遊的這片地帶,周邊都是麽些族人,平日裏很少受大理國管轄,屬於大理國內的貧困地區。麽些族,也就是納西族。

至於問他周圍的軍事情況,距離羊苴咩城有多遠,其也答不出來。不過,對於周邊的地理情況,卻是熟悉,並表示願意帶路,並提供了一處適合的渡河地點。

經過一番小心的盤問,確認無詐後,王全斌自然接受其投降,而後令其選了幾名熟悉道路的族人,給大軍做向導。

由於充分的準備,渡河只花了半日的時間,所謂的金沙江天險,就宣布告破,完全沒給漢軍造成什麽阻礙,甚至大理軍隊沒有察覺。

過河之後,在王全斌的催促下,剩下的兩萬余西路漢軍,開啟了狂飆急進的模式,一路南下。越向南,城甸也多了起來,大理終於有所反應,但稀疏的防禦,也完全沒有造成什麽阻擋。

自三賧至鶴川,沿途大理官員守將,面對漢軍,做了和那些部族一樣的選擇,投降。對此,王全斌悉數納之,除了搜羅一些口糧、牲畜,並討要向導之外,並沒有停下進軍的腳步,而是繼續長驅直入。

只要不遭到強硬的抵抗,就不管他。就這樣,到八月二十七日時,王全斌大軍幾乎毫無阻礙地,抵達了龍首關,這也是羊苴咩城北面的門戶。

而這座門戶,準備不及,面對突來兇悍的漢軍,根本抵擋不住。一次突襲,半日就攻克。龍首關既克,羊苴咩城也就向漢軍敞開了大門。

蒼山洱海,成為了漢軍馬踏羊苴咩城最美麗的背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