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章 目標大理(第2/2頁)

尤其到去歲,安南方有個初步的結果,時隔不足一年,再度興兵於西南,軍事過於頻繁。再兼,這些年朝廷以惠民之故,財稅未有大幅增長,朝廷大工不少,直道、河工、西京,等等事務,也消耗了朝廷大量的錢糧,因此,再動刀兵,恐給朝廷財政帶來一定負擔……”

“卿所論這三點,看似在說朕的意思,實則為你個人看法!”待趙普說完,劉皇帝沉吟了一會兒,微微一笑道:“如你所言,朕還是當回絕王全斌,罷討伐大理之策?”

聞之,趙普還是搖搖頭,不過這回十分肯定地道:“朝廷攻伐大理,不論何時,都將面臨此等難題,但這些困難,並不是不能解決,尤其在王老將軍坐鎮西南多年的情況下,知己知彼,定能克服。

陛下與朝廷多施安治西南之政,使川南諸蠻臣服,得以安定,這本就是在為攻伐大理打造一個安穩的後方。

且言大理國,段氏興起於南詔分裂之際,多沿襲其制,其國內部族頗多,段氏為國主,對各部族並沒有強而有力的控制,其仍屬於一個部族聯盟的國度。

另外,大理的世系繼承,仍舊是一個難以回避的問題,當代國王段思聰承繼由段思良,而段思良當初勾結權臣,篡奪侄位,這也是難以抹除的汙點。朝廷如伐大理,此事可以大作文章,以其分化其王室內部的作用。

大理另一個問題,則在於諸氏貴族的崛起,族人遍及朝野,把控朝政,與王室爭權,而段思聰難以制之。從早年的董氏,到如今日益膨脹的高氏、楊氏,這也是其內部一個嚴重的問題。

最後,大理國內三十七部族,對大理王室,難談忠誠,這些年與其交通的過程中,也有不少較好意圖投靠朝廷的。大漢的土司制,如在大理推行,強弱形勢鮮明的情況下,可以盡服之,甚至引其為進軍的臂助。

因此,征伐大理,最大的困難,僅在於地理地勢對軍事的限制,而如論用兵,臣相信,王老將軍必不負陛下所托……”

聽趙普這麽一番陳述,劉皇帝回味了一番,呵呵一笑,顯得很開懷的樣子,道:“趙卿的意見,朕明白了!”

說著,劉皇帝站起身,劉楊與趙普也趕忙跟著起身。四下看了看,劉皇帝問道:“有沒有什麽需要收拾的,如沒有,趙卿就同朕一道回洛陽吧!”

聞之,趙普退後兩步,躬身一禮:“謝陛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