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章 棉稻,後疾(第2/2頁)

“我現在,正值清心寡欲之時!”劉承祐這麽說。

“這段時間,劉旸做得不錯,我看了一些他批復的一些奏章,大事瑣務,雖不能面面俱到,但持重穩妥,有人君之像。將來,把江山社稷交到他的手上,我也可放心了!”劉皇帝在榻邊嘀咕著。

聞之,大符意外地看了劉皇帝一眼,只見他一臉認真像。不過,她可不是普通的宮廷婦人,極具政治智慧的她,言語顯得十分保守,說道:“劉旸還年輕,不足之處還有很多,萬事萬務,都還需歷練,還需跟著你這個父親學習成長,更需朝中文武的幫襯,你對他期許也莫要太深重了……”

“既是太子,自要肩負千鈞重擔,期許怎能不思深!年滿十八,也不算小了,我這個年紀的時候,都已經率軍討擊,執政秉國了!”劉承祐說道。

大概是覺得自己的語氣有些嚴厲了,注意了下大符的表情,又轉而柔和地道:“你放心,我已調教了他這麽多年,終有一日,能成才的。現在,他不就表現得不錯嘛!”

“符王快六十大壽了吧!”劉皇帝又轉變話題道。

“勞官家記得!”大符以一種感激的語氣道。

“屆時,我也備一份禮物,親往!”劉承祐道。

“明歲,我打算再抽時間南巡,去兩湖看看,或許還要去嶺南走一遭。南方濕熱,環境惡劣,你身體不爽,更慮水土,不便遠行,就屆時就留在東京吧,主持後宮,也照看著劉旸……”劉承祐說道。

對劉皇帝又打算出巡,大符還是有些意外的,不過,感受到其意堅決,也並沒有過多的勸阻,只是道:“出去散散心,也好!”

這一回,如果成行,或許就是真為散心了,自太後崩逝後,劉皇帝的心情便一直不佳。

夫妻二人,閑談許久,劉皇帝就這麽陪著大符,親自伺候她用藥,一直到她困頓了,方才離開,返回萬歲殿。

又是一年涼冬,不知覺間,開寶五年又要走完了。早年劉皇帝經常覺得時光易逝,但如今才覺得,過得太快了,一日又一日,一年又一年。

回歸開寶五年,似乎就兩件事,半道而返的出巡,以及太後之喪。更多的,也難以在劉皇帝腦海中留下太深的記憶了。

不得不說,年紀雖然還不算大,但劉皇帝已時有遲暮之感。越是經歷得多了,劉皇帝也越發有體會,當一個明君聖主,著實不易,想要長時間保持熱情、集中精力而不松懈,太難了……

冬十月中,開封漢宮中還是發生了一件喜事,“清心寡欲”的劉皇帝有了第十四個兒子,取名劉昕,母順妃耶律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