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章 君臣相宜(第2/2頁)

並不能揣摩出皇帝心裏的想法,柴榮還是隱晦地提了下引起巨大非議的殺俘之事。對此,劉皇帝表情肉眼可見地陰沉了下來,嘴裏罵道:“這二人,真是膽大包天,令人憤慨!”

然後又變了臉,輕笑道:“戰場上出的問題,自有你這個統帥負責處置,當時你是如何責罰的?”

聞問,柴榮說道:“軍杖八十!”

“你既然已經處置了,那就不需朕再過問,追加處罰了!朕與朝廷,只復責善後與犒賞!”劉承祐語氣輕松地說道。

“陛下如此胸懷,將士豈能不竭忠盡力以報!”柴榮有些動情地道。

“將士出生入死,開疆拓土,朝廷不當辜負!”

“歸義軍的問題,你如何看?”劉承祐又提起一件讓他不怎麽開心的事。

“臣以為,曹氏內部的問題,可由他們自己解決。瓜沙之地,我軍進駐之後,已然掌控在朝廷手中,以盧多遜的才幹,足以穩固之。至於曹元忠,是個聰明人,他當會給朝廷一個交代!”柴榮道。

在大漢的計劃中,楊廷璋以瓜沙之眾東向,配合朝廷收取河西。不過,結果也不怎麽順利,當家做主的曹元忠固然下定決定歸附朝廷,但歸義軍終究不是他一人的歸義軍。

在歸義軍以及曹氏內部,都是反對者,這些人對中原、對大漢當真沒有什麽感情,都是把瓜沙當作他們的領地、族產。說是會得到朝廷的優待,但朝廷豈能對所有人都高官重爵厚祿?

於是,一幹既得利益者,抱團反對入漢,引起了一場歸義軍內部的沖突,有這麽一群人扯後腿,乃至對抗,自然給盧多遜與楊廷璋在瓜沙任務進展不順利。

所幸,曹元忠是真心要歸附中原,又有曹元恭等重要文武支持,這才平息了反對聲音。不過,耽擱的那麽多時間,也完美地錯過了夾擊的時機,等整頓好的數千歸義軍東進時,漢軍已兵圍肅州。

雖然結果是令人滿意的,但發生在歸義軍的波折,傳入東京,還是讓劉皇帝甚為不滿。在他看來,這就是三心二意、首鼠兩端的表現。

也就是曹元忠前後表現始終如一,否則來自皇帝的大棒早就打下去了。此時,聽柴榮的建議,劉皇帝也同意了,目前河西局面,還是以穩定為主。

只不過,心中已然下定了決心。原本,他是不打算對歸義軍與曹氏進行太大的動作,但現在,在劉皇帝的計劃中,歸義軍必須全面拆分整頓,曹氏及瓜沙政權的主要家族,悉數內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