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章 七皇子,安南問題(第2/2頁)

不是安南對大漢朝廷不夠恭敬,只是,如今的安南並不平靜,吳氏的統治也日漸不穩,叛亂頻發。

安南的動亂,前前後後已經持續了二十年了,從其政權建立者吳權死後就開始了,當時外戚楊三哥篡權,王室內部矛盾尖銳,使得吳朝中央威信大跌,從而引得各地的封建主們,據郡邑自守,吳氏不能制之,也就是所謂的“十二使君之亂”。雖然在劉皇帝看來,只是群泥鰍在泥潭裏打架,但人家玩得挺歡。

如今當政的,乃是吳權的次子吳昌文,此人算是給吳朝續了一波命,不只從楊三哥手中奪回了政權,在他的統治下,吳氏有那麽一段回光返照的時期。

不過,既然是回光返照,終究是積重難返,面對各地不服的封建主,屢次用兵,對於叛亂,也是采取武力打擊,長年黷於武功,也沒有給吳朝帶來根本的改變,反而把國家越打越亂,而割據的現實並沒有得到改變。

尤其是大黃華閭洞的丁部領,日漸坐大,吳昌文根本拿其沒有辦法。而隨著年紀越長,精力越發不濟,內部問題又太嚴重,吳昌文又哪裏靜得下心,騰得出手,來顧及大漢的感受?

此番入貢,還是聽說了一個傳聞,平粵的漢軍統帥潘美,正在厲兵秣馬,準備發兵平定安南。這可嚇壞了吳昌文,臣下說這是他們禮節不夠,這才匆匆忙忙,第二次遣使入朝。

別看安南吳朝是通過與當初的南漢一戰獨立出去的,但對於吳朝而言,那仍是一個龐然大物。然而這個他們稱藩的國家,卻被大漢輕易滅了,強弱鮮明,豈能不畏。

而潘美呢,也確實有征伐之心,此前就給劉皇帝上了一道奏折,說安南是國家舊地,南粵無能,致彼脫離,今當取之。

只是劉皇帝當時一門心思撲在河西事務上,給潘美回了一封信,讓他按捺不動,待時機成熟,再行動兵。

當然,對潘美來講,區區吳朝,哪裏需要考慮什麽時機問題,在他看來,隨時隨刻都是良機……

但是對於皇帝的意志,還是不敢違背的,於是,潘美又開始做起了當初在湖南的事情,派人刺探、了解安南的情況,構想著進兵方略與路線。

有一點不得不提,雖然吳氏在安南稱王稱霸,但在大漢的官方文件中,始終稱其為靜海軍,抑或安南,可見劉皇帝對於那片土地的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