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章 封疆大吏(第2/2頁)

事實上,只要國家政權穩固,朝廷有權威足夠,在合理的體制運行下,是可以得到基本的保證了。而一旦朝廷權威不在,國家動蕩,再強的限制,都是無力。

不過,像把軍政財大權付於一人之手,這種做法,在大漢也是不可能出現的。

扯了這麽多,劉皇帝也把名單審閱完了,直接起身走道禦案邊,拾起朱筆,以作批復,嘴裏則對呂胤道:“朕沒什麽意見,可照此任命,凡是調遷的,速其回京述職!”

“是!”

對於諸道長官擬提,劉皇帝基本是滿意的,因為基本體現了劉皇帝的意志。在這份名單中,除了以上提到的巡撫之外,其余諸道長官,有老面孔,也有新面孔。

山陽道、關內道還是宋琪與武行德;邊光範,調任湖北道;早年的禦史大夫、淮西按察使、原淮北道布政使邊歸讜,調任湖南道;川東的王明,調任淮東;楚昭輔調任燕山道;河西道吳廷祚,這是個允文允武的人,此前在蘭州頗有政績;盧懷忠西赴蘭州,為隴右道,這同樣是能夠應對邊事急情的人才。

另外,還有滎國公史弘肇之子,史德珫,升河東道;國舅臨淄郡公李洪威為河南道;壽國公李少遊調任河北道;京西道大概有些出乎人意料的,乃是原來江陵知府孫光憲,這是位老臣,老政治家,同樣也是個降臣,不得不說,當年的知識達務在多年後得到了最大的回報。

當然,還有最重要,地位最高的京畿道,由宋延渥出任。河北、河南、京畿,這三個中原要道,可以說是大漢統治的核心區域,根基之地。而其行政長官,不管是李少遊、李洪威還是宋延渥,全是外戚,皇家近親,顯而易見,劉皇帝用人,並非全是以賢,也有唯親的一面。

“還有何事?一並說來吧!”劉承祐繼續問呂胤。

呂胤答道:“樞密院受到豐、勝巡檢使李萬超的奏表,說年老體弱,怕無力承擔守備之重,希望朝廷早作準備!”

聞此報,劉皇帝頓時一撫額,說道:“這是說給朕聽的啊!卻是朕疏忽了,這一晃四年都過去了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