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(第2/2頁)

因為,對於皇帝身邊的內侍,張德鈞一直都是比較關注的。早幾年,連續幾人,劉皇帝用得不順手,當時張德鈞心裏就挺欣慰加喜悅的,畢竟,還是他能伺候皇帝,讓皇帝滿意。

後來一個孫延希上位,就一度令張德鈞感到壓力,那家夥年紀比他大上一些,看起來平庸,但心思深沉,有些陰險,也能逢迎劉皇帝,讓他感到舒服,並且一度有同張德鈞別苗頭,替代其在皇帝身邊影響的言行。

在很長一段時間內,張德鈞對那孫延希很是忌憚,十分警惕。只是後來,那孫延希自己玩脫了,北伐期間,因病回東京休養,不在皇帝身邊,就漸漸露出原形,後來也再沒謹慎起來,因為監修昭烈廟一事,直接被拿下問罪處死。

而幾年侍奉禦前的孫彥筠,是個資歷深厚的老太監,閱歷深厚,也會做人,關鍵是,與張德鈞的關系比較好。然而,如今卻突然被劉皇帝突然下令拿下了,張德鈞實在想不出,孫彥筠這老閹宦,能犯什麽事,觸怒皇帝。

最關鍵的是,一般情況下,內侍犯法,宮中自有司局處置,怎麽會專門押到皇城司讓他審問。經過多年的發展,武德司與皇城司這兩個機構,已經形成了,武德司主天下道州監控而皇城司主皇宮及開封輿情,當然這中間有一部分重疊的地方,但大體如此。

而與武德司不同的是,皇城司主要權力是監視、刺探,而無批捕、審訊、下獄之權。但是,此番劉皇帝卻讓皇城司來審問孫彥筠,張德鈞可不會認為,這是要給他增加權柄。一路上想了很多,但理不出一個清晰的頭緒,在回衙登梯級時,還絆了一跤,差點摔倒。

皇城司衙,一間安靜的偏室之內,張德鈞落座,屏退他人,單獨審問。打量著去了宮服的孫彥筠,凝眉問道:“怎麽回事,官家何以震怒至此?”

聞問,孫彥筠老臉間也是一臉委屈,憂心忡忡地嘆息道:“我犯了多舌之罪啊!”

說著,孫彥筠將這段時間的一些情況,給解釋了一遍。問題,還出在當日,在廣政殿上,孫彥筠主動開口呵斥竇儀,自那之後,劉皇帝就看這老太監不順眼了,當皇帝心中紮了根刺後,有這樣的結局也就不奇怪了。

“我哪裏能夠想到,只是一時憤而為官家說話,竟然引得官家震怒,招致此患!今日,不過打罵了那不伶俐的奴婢,就為官家以跋扈之罪被拘押至此!”孫彥筠哀嘆道。

聞之,張德鈞卻忍不住道:“您也是老人,伺候官家這麽久,怎麽會犯下如此忌諱?若是私下,尚需斟酌,廣政殿上,豈是你我這樣的人能夠多嘴的?”

“悔之晚矣啊!”孫彥筠道。

臉色變幻了一陣,張德鈞平復了一番心情,盯著孫彥筠,道:“官家讓我審問你,你覺得,我該怎麽辦?”

聞問,孫彥筠當即道:“到如今,我別無他求,只望能夠苟全一條性命,平安終老宮中!張司使,看在過往的交情上,還望救我一救!”

“唉,你高看我了,我也只是個奴仆,豈能左右官家的意志,官家如欲知罪於你,我能奈何?”張德鈞苦笑道。

聽其言,孫彥筠有些慌了,竟直接跪下,道:“還請務必替我想想辦法啊!”

一般的情況下,張德鈞對皇帝的心思,還是把握得很準的,然而此次,或許是與自己有些聯系,張德鈞顯得十分猶豫。在孫彥筠求救的同時,他甚至動了殺心,給孫彥筠整些死罪,將之嚴辦以迎合皇帝的心思。

但或許是心軟,又或許是其他什麽原因,決定公事公辦,將之正常調查審問,孫彥筠倒也沒什麽重大問題,最終向皇帝匯報時,只得出了類似這樣的結論:苛待下屬內侍宮人、逢年過節禮尚往來頻繁。

最終的結果,將孫彥筠貶到掖廷去負責一部分事務。然後,皇帝身邊的內侍行首又換了個人,名叫嵒脫,這是當年在晉陽時北平王府中長大的舊人,最關鍵的是,其人與張德鈞不怎麽對付。

在整個過程中,皇帝沒有對張德鈞有太多表示,但事後,張德鈞卻有種強烈的後怕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