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8章 吳越結局注定(第2/2頁)

這樣的情況,對於邵可遷而言,看在眼裏,憂在臉上,有什麽想法卻只能悶在心裏。吳越之後的結局,已經是可以清晰地看見了,也正因如此,邵可遷不敢做什麽對抗的事情。

但是,對於自己幾乎效忠了一輩子的國度,眼見著其消亡,而無能為力,這心中難免有些波瀾。

“邵將軍,康將軍已備好酒食,招待諸將,讓末將請你去赴宴!”在邵可遷感嘆間,一名軍官前來通知。

“我知道了,稍後便去!”邵可遷恢復了平靜,對來人答復道。

康將軍是個年輕的戰將,勇武而善騎射,戰爭經驗很豐富,包括北伐戰爭。名字叫康保裔,乃是河西軍使康再遇的兒子,此番被李谷表為權廣德軍使,領軍進駐廣德。邵可遷同行,接觸下來,卻是一點也不敢小瞧這個年輕的漢將,有一說一,雖然年齡癡長一輩,但論及打仗的經驗,他還真比不過康保裔。

……

當吳越將領邵可遷在廣德,為吳越國的未來憂慮之時,在杭州,吳越王宮內,錢弘俶也面臨著一個抉擇。火爐之中,炭火熱騰騰地燃燒著,發出明亮的光芒,錢弘俶坐在位置上,手裏拿著朝廷發來的制書。

沒有找其他人,只把丞相元德昭找來了,將制書遞給他,錢弘俶遞給他:“元公,朝廷邀我再進開封,慶祝平南功成,你你以為如何?”

胡子花白的元德昭,仙風道骨的,接過制書,認真地閱讀了一遍,揣摩了一下朝廷此詔的用意之後,方才嘆道:“大王,這是朝廷的暗示了,大王當北上獻地了!”

錢弘俶聞言,臉上倒沒有什麽過於詫異的表情,而是向元德昭確認一番:“元公覺得,是時候了嗎?”

元德昭點了點頭,以一種慨嘆的語氣道:“大王,恕臣直言,此番朝廷慶功平南,大王至,納土歸附,即成就一統,這是最取悅天子與朝廷的做法,也是為錢氏今後所享待遇最聰明的選擇。而今,三千漢卒,駐紮於杭州之側,所遣將士,也多受制於朝廷,大王既有獻地之意,此番倒不需遲疑了!”

聞言,錢弘俶富態的面容間,也露出少許無奈,苦笑著說:“看來,只能遵從先祖遺訓了!”

沒兩日,當南邊傳來劉光義率軍進駐漳、泉,節度使陳洪進主動獻城,北上開封後,錢弘俶更沒有其他想法了。很快,在與陶谷商討了一番後,錢弘俶就開始做北上的準備了,此次入朝更加充足,調集三十艘大船,裝滿財貨方物,準備作為獻禮。

當然,最貴重的禮物,錢弘俶也是打算獻出去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