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5章 治世之道(第2/2頁)

對於這一點,有的人,早已簡在帝心,或在中央,或在地方磨煉,但劉承祐相信,還有更多人,未被發掘,他也期待著他們湧現出來。

……

開封的氣象,在不同的人眼中,自有不同的認識,比如第一次前來的江南宰相徐鉉,北方的強盛,讓他心情十分沉重,甚至於生出,天命如此,夫復掙紮的感慨。

起初,徐鉉奉李煜之命北來,渡江之後,便輕裝簡行,選擇騎馬北來。所幸,雖然是交戰雙方,作為使者,一路上除了必要的監視之外,倒沒有人為難,以日行兩百裏的速度,不到六日,就抵達東京,對於年近五旬,又是文人的徐鉉而言,這是個十分辛苦的旅程。

到達開封後,顧不得休息,即祈見漢皇。對於徐鉉這個的江南文壇領袖,劉承祐似乎也很感興趣,也選擇了接見他。面見漢帝時,徐鉉是不卑不亢,滿臉正氣,細述江南對歷年對朝廷的恭敬侍奉,雖然是衷心祈和,但實際上直指大漢南征,是師出無名,興不義之師……

論耍嘴皮子,引經據典,十個劉承祐也不是徐鉉的對手。但是,劉皇帝代表的是強權,一句“統一即正義”就壓得徐鉉說不出話來。

而對於徐鉉言語上對自己的冒犯,劉承祐也沒有震怒,而是表現出了他的大度,讓他回賓館,並命人好生伺候,施以禮遇。不過,之後徐鉉幾度求見,都被拒絕了。

“已經入冬了啊!”院內清冷,望著枝葉稀疏的杏樹,徐鉉悵然自語,心情就像這環境一般蕭索:“也不知戰事進展如何……”

徐鉉身上,書生氣很濃,如果是往常,或許他會展現一下自己的文才,但此時,他著實是一點興致都沒有。

“徐公,恭喜你了,宮內回話,陛下同意召見你了,還請準備一下,進宮面聖!”在隨從的引導下,禮賓院正走了進來,富態的臉上帶著和煦的笑容,拱手道。

聞言,徐鉉先是一喜,隨即恢復了嚴肅,這本不是什麽值得喜悅的事情,漢帝心志堅定,一心平南,豈會因他三言兩語就放棄。

因此,等再入崇政殿,行禮之後,面對劉皇帝的問話,徐鉉顯得異常鄭重,拱手道:“臣此來,特向陛下辭行!”

徐鉉的嚴肅,落在劉承祐眼中,就仿佛一個受了多大委屈一般,也頗為有趣。劉承祐微微發笑,道:“為何?是東京不夠好,還是朝廷接待不夠禮遇?”

聞問,徐鉉鄭重其事地道:“臣負國主之命來,陛下既無罷兵之意,臣也無久留的道理。願南歸金陵,與我主一道,等候大軍之來襲!”

“哈哈!”劉承祐再度笑了,笑聲很輕,態度卻很強勢,隨意地擺擺手:“如此多麻煩?天寒道阻,行路不便。徐公也不用回金陵了,否則,等王師破城,與李煜一道被擄回,既費周折,也傷顏面,還是留在開封與朕一起等候王師凱旋吧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