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9章 大將早逝(第2/2頁)

看他意興闌珊,大符主動道:“二郎,你若心中不忍,可善待薊國公的後人啊!”

聞言,劉承祐點了點頭,卻是突然反應過來,道:“聽說他只有一個兒子啊!”

說著,立刻朝著孫彥筠吩咐道:“傳李崇矩!”

未己,武德使李崇矩匆匆而來,免了他謁拜,劉承祐直接看著他問道:“薊國公家庭是什麽情況?”

聞問,受意之下,早有所準備的李崇矩當即道來:“回陛下,薊國公膝下唯有一子,名懷遇,年方七歲,其妻早亡,無主婦,五服之內,唯有兩族兄!”

聽其敘述,劉承祐眉頭當即就皺了起來,道:“如此說來,那馬懷遇如今是孤苦無依了?”

“正是!”李崇矩稟道。

劉承祐不禁一嘆,看向皇後,說道:“幸虧有你提醒我,否則,縱然這馬家郎襲得的爵位、財產,以其幼孤,如何能守住,若是朝廷再忽視此事,那則難免為宵小之徒、貪婪之輩所竊啊……”

“這馬懷遇,小小年紀,便亡父亡母,聞之不禁心生憐憫。二郎,此子乃功臣元勛之後,當妥善安排啊!”大符向劉承祐進言。

不由頷首,稍微琢磨了一下,劉承祐吩咐道:“傳令幽州,等薊國公喪事結束,將其子護送至東京,朕當著人撫養!”

“如此,薊國公泉下有知,亦當瞑目,感懷陛下恩德!”李崇矩說道。

事實上,劉承祐原本是想,幹脆自己把其子養在宮中的,不過權衡過後,仍有些猶豫。在宮城北部宣武門前,大漢朝廷實則也有一支特殊的編制,名叫彰德營,專門收納那些無依無靠的烈士遺孤,從建立起,到如今已有七百余人。

當然,這些人,大多是中下級軍官抑或士卒的後代。相較之下,馬懷遇明顯屬特殊情況,是否把他放在彰德營中培育,有些糾結。

說起來,也略顯諷刺,劉承祐自詡視馬全義為心腹、手足,對其家中的情況,竟會忽略……

在處理好馬全義的後事之後,又一件事擺在了他的面前,那便是何人繼任燕南都部署。與山陽道那邊相比,燕南的局面要好得多,但朝廷仍舊重視,幾經比較,劉承祐最終同意了慕容延釗舉薦的人選,老將張勛。至於同樣被提名的李漢瓊、馬仁瑀等邊將,資歷尚且不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