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1章 舊識(第2/2頁)

並沒有讓四人等太久,約一刻鐘後,內侍前來傳諭,召四人萬歲殿覲見。劉承祐其時,正在後宮,與周淑妃調情,聽她談琴吹簫,緩解一下國事的壓力。

前幾年,他曾放過一段時間權力,但不知覺間,又收了回來,尤其在十二、十三年的軍政大調整中,是親自監督著下面,壓得很多官僚都喘不過氣來,待進入十五年,方才好了些。

對於柴郭潘曹四人的回京,劉承祐當然顯示出了他的熱情與親切,拿著幾張炊餅,對四人道:“這可是朕特意命人的從宮外采購的孫家餅,名氣很大,招牌響亮,朕早有聞之。今日始嘗之,你們回得正巧,有口福了!”

皇帝這番親和的姿態,還是讓人很舒服的,用幾張炊餅,就打消了似潘美、曹彬在面聖時的緊張感。

“此番北巡,忍風冒雪,一路辛苦了!”當然,劉承祐首先關注的,還是歸來的柴榮。

“代天巡狩,這是臣的榮幸,陛下信重,銘感五內,何言辛苦?”柴榮顯得很平靜。

這只是君臣間的一種交流方式吧,劉承祐迅速揭過,談起正事,說道:“你上的奏章,朕已經閱過,對北巡的結果,朕很滿意。不過,你其中提到,契丹有異動,朕很好奇,這異樣何來,說說看你的想法!”

聞問,柴榮也嚴肅起來,應道:“臣是通過與諸邊將領交流,與察問邊市部民及胡賈,方才得知。這一年來,契丹的部族、戍卒,有向西遷移的趨勢,雖則隱秘,但終究難以徹底掩蓋痕跡。並且,據九原李萬超將軍所報,這三年間,遼主數次西狩,最遠曾至陰山北麓的白達旦部。

雖然只是猜測,但臣相信,契丹是在秘密籌劃著什麽計劃,且必定在西面,朝廷不得不防!”

聽其言,劉承祐則冷聲道:“就在不久前,朕也收到了西北盧多遜的奏報,言定難軍李光睿,在秘密聯絡契丹人。你說,契丹人會不會在謀劃河西地區?”

對此,柴榮也不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,只是鄭重地說道:“臣以為,北伐之後,遼國遭受重創,絕不是這短短三年就能恢復過來的。其主動謀攻大漢的可能,並不大,但如果同定難軍聯合起來了,對西北地區,必然造成重大禍害,不得不重視此事!”

考慮了一會兒,劉承祐方才道:“看來,平靜了這幾年,都不安分了。契丹人,定難軍,倒也都選了個好時機。”

說著,劉承祐也表明了他在此事上的態度:“而今,朝廷的重心,當放在削平江南,統一天下。至於西北,契丹人意圖未明,黨項疑而未動,只要局勢沒被打破,只能暫時擱置。不過,朕已然下詔,令西北軍政提高警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