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2章 大軍臨城,歸師難遏(第2/2頁)

聞之,康延澤大受感動,低頭再度一禮。隨即說道:“遼軍雖然大部撤退,但仍留了不少兵馬在雲中,雖然不明其具體兵力,但末將估計,至少在兩萬之數。並且,他們將城中士民百姓,全部遷出,末將察問過,雲中的青壯,都被強行遷徙北撤,剩下有約兩萬老弱婦孺,被棄置於原遼營內,在大火中,傷亡頗多……”

要說傷亡,還是那些老弱婦孺,在殘酷的戰場之上,他們就如浮萍一般,要麽飄散,要麽被碾碎。

聽其言,符彥卿眉頭立刻就鎖起來了,從遼軍圍繞著雲中的一系列動作,他有一種異樣的感受。回過神來,符彥卿又問:“史彥超和楊業他們呢?有沒有消息?”

聞此言,康延澤搖了搖頭,表情凝重道:“尚未有軍情傳來!”

符彥卿當即斂容肅聲:“派人北探,一定要把他們的情況搞清楚!”

“這個史彥超,誰讓他孤軍去追的!”符彥卿深吸了一口氣,有點憤怒:“遼軍遁去,顯然準備充足,豈能與他輕易追殲的機會!這是用大漢禁騎精銳去冒險,成就他的功業?”

見符彥卿發怒,在場的幾名漢將,都不敢接話。還是符彥卿很快冷靜下來,吩咐道:“把所有騎兵都派出去,一定要把史、楊之軍,都給我接應回來!”

“是!”

“還有,盯緊了雲中城,深入探查敵情!”

“是!”

在符彥卿為史彥超追擊之軍感到著惱,再度派軍支援時,激進追擊的史彥超,不出意外地陷入了麻煩之中。

初時,趁著天明時分,他率軍疾進,沿路順著遼軍大隊走過的痕跡,銜尾而追。幾乎是通途,至傍晚時分,追到了長城以南的焦山地區。

在哪裏,總算咬上了一部分遼軍,其中除了殿後的遼騎外,就是一些腳程較慢的胡漢青壯、百姓。沒有絲毫猶豫,史彥超一場襲擊,將之殺散。

因天色漸暗,史彥超原本也是不欲繼續北進,想要就地休整。然而,從俘虜的口中,得知前方不遠,就是遼帝鑾駕所在,遼帝在殿後之師中,並且兵力不多。

得到這個消息,史彥超是興奮難以自制,當即下令,繼續追擊。史彥超當然也不是完全無腦,什麽都不考慮。

他是有想過的,北撤的遼軍,輜重、雜兵不少,負累很多,這本就是追襲的機會,再加上焦山、長城這一帶,為丘陵、山地地貌,遼軍穿過這片地帶,行軍的速度則更受限制。遼軍殿後之軍或許不少,但在這種環境之下,也難以展開,再加其北歸心切,追之不難。最重要的,遼帝的鑾駕在後邊,這個吸引力可太大了。

於是,史彥超不顧康再遇的勸阻,強行帶著人穿過焦山,又趁夜打破遼軍在長城口的封鎖,深入追擊。這一路,也是斬獲不少。

然而,他這支兵馬的緊追不舍,當然早早地傳入的遼帝的耳中,一番商議,當即判斷出了其意圖。於是由耶律屋質親自安排,在長城北口的一段谷地內,設下伏兵,一舉成功。

雖然史彥超動了些腦子,但他忽略的事情太多了,殿後的遼軍乃精銳,戰鬥不弱,他們雖然歸心似箭,但你要阻他,自然被視為生死仇敵。再加上,對於漢軍的追擊,遼國君臣是早有應對的準備的,一路輕松順利的追殲過程,也進一步消減了史彥超的戒心。

是以,當遼軍伏兵大出之時,哪怕漢軍將士精銳,也難免陷入錯亂。哪怕史彥超與康再遇反應迅速,聚兵以抗,也不能避免陷入前後夾擊,四面受敵的惡境。

而更危險的,是漢軍被截為了兩段,首尾完全不能相顧,使戰場形成一種被切割包圍的態勢。可憐漢軍將士,一路北上七十余裏,又走山地,越長城,精神體力都十分疲憊,在這樣的情況下,面對成倍遼軍的有心打擊,無謂的傷亡,在第一時間便大量產生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