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8章 檀州大捷(第2/2頁)

沒錯,蕭思溫選擇了走西面。城東死無葬身之地;城北道路好走,但必為漢軍重點防禦方向,難保無埋伏,也方便其追擊;城西雖有白嶼河相阻,但水尚淺,可直接涉渡,也能起出其不意之效。

這是重傷的韓匡美在昏迷前給蕭思溫分析的,蕭思溫也選擇了相信他,也沒有丟棄這個大遼的忠臣,而是命親衛將他捆在身上,背著走。

等蕭思溫帶著人,突擊出西城時,已裹集了五千多軍隊,以騎兵為主。他只用兩句話鼓舞士氣,也不說為大遼效忠,更不提什麽建功立業,只說落入漢軍手中,唯死而已,為自己的性命突圍。

陷入絕境的時候,看到生的希望與方向,更有人帶頭,作為遼軍的中堅力量,跟著蕭思溫的人,基本作戰素質還是不錯的,在求生欲望的催動下,各個熱血上頭,啟開大門,呼嘯著直沖而去。

城西,慕容延釗雖有立寨,布置了一道防線,但確實不夠牢固,只有一萬人左右,且民夫居多,戰兵以河北都司為主,戰鬥力要弱上不止一籌。

蕭思溫領著一幹亡命之徒突擊,雖有漢將主動帶人阻截,還真沒攔住。殺散之後,蕭思溫顧不得追殺,徑直越過西面漢營,直向白嶼河,然而,在漢營之外,搞了個人仰馬翻。

漢軍在野外,布置了數百個偽裝起來的絆馬坑,倒在陷阱之下的,不可勝數。對此,不敢賭漢軍究竟布置了多少,蕭思溫當即帶人向北繞行(實在不敢向南)。然而,繞行向北,又被寬而長而深的壕溝給阻截了,還是一連三道交錯,繞都沒法繞。

緊急之間,蕭思溫直接下令殺馬填坑,終於越過險壑。而在這個過程中,重新組織起的西城漢軍,繼續追殺糾纏。

而奉命西移的漢將史延德,也率領三千虎捷騎兵,追殺而來。事實上,在城破之後,漢軍的應對反應,已經做得夠快了,但整體上,看起來仍有遲誤。而其主要原因,還在於哪怕是漢軍將帥自己,都沒有意料到,密雲能夠一日而克。

而蕭思溫這邊,因為求生欲望濃厚,決策果斷,為自己爭取了不少的時間。

等繞過自家布置的陷阱,漢將史延德領軍追上之時,西逃的遼軍已成半渡狀態。對此,沒有絲毫的猶豫,領軍沖殺。更其後,得知遼軍主要突圍方向後,其余漢軍也圍殲而來。

在白嶼河岸,西逃的遼軍直接戰死四千余人,沉屍數百,白河一段幾乎被染成紅河,只遼軍主將蕭思溫,率領不到400人,成功強渡,倉皇遁去。

其他的檀州遼軍,不論城內城外,都沒能逃掉,在漢軍的重兵圍剿下,基本被全殲。此一戰前後,四萬遼軍,斬殺一萬兩千余人,剩下的,皆被俘虜。繳獲戰馬三千多匹,旗甲無數,糧食九萬石,可謂大獲全勝。

當然漢軍的損失也不少,不說士卒的傷亡,僅軍械、人力的消耗,足以讓後勤職吏心頭滴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