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4章 攻略方向(第2/2頁)

聞問,由柴榮稟道:“陛下,自我大軍北上幽州之後,遼軍便已經盡數收縮,只有少量的遊騎仍在活動,僅為刺探之事,不敢再行深入。臣等討論過,遼軍這是打算憑借關城之防,繼續消耗我軍的兵鋒士氣,拖延待機。

而我軍前者所取得的戰果雖然不菲,但以漢族軍、渤海、奚人的損失為主。對於契丹本部的人馬將士,打擊卻不夠深刻,損失並不算太嚴重!

遼軍明面上敗績甚多,但未傷根本,其手中的實力,仍舊不俗!”

見柴榮他們能有如此認識,未因勝而驕,保持著清醒的頭腦,劉承祐下意識的心安不少。底下的將士可以驕狂,但唯獨統帥,作為大軍的頭腦中樞,不能輕敵大意。

“對於這種局面,下一步如何進展?”劉承祐問。

柴榮道:“臣等以為,還是按照既定計劃,北上主動進攻,一為檀州,二為居庸關。遼軍的防禦布置,顯然有以此二地互為犄角的想法,我軍則尋而破之,檀州為主,居庸為輔。

若拔之,遼軍在燕南地區最重要的一顆釘子就拔除了,其後便可集中精力對付居庸關方向的遼軍主力。

至於遵化方向,可遣一偏師監視。而灤平方向,此前,行營同意了馬全義經略東路的建議,已給他們補充了五萬人馬,以攻代守,既可經略盧龍地區,也拱衛東面,阻遏榆關道方向的遼軍援軍,讓大軍專事對付幽州北面的遼軍!”

對於柴榮等人的設想,劉承祐並沒有提出異議,至於分兵,更不會覺得有什麽問題,畢竟實力足夠。事實上,漢遼雙方都知道,此番交戰,主戰場就在檀州及居庸關地區。

因為地形地勢的緣故,遼軍主力南來,必走居庸關,從其他地區翻山越嶺,可能性不大。而如果這兩處有失,那麽對戰爭的主動權將徹底落入漢軍的手中。

“檀州守軍實力如何?”劉承祐問。

“檀州由遼南樞密蕭思溫鎮守,兵力大概在四萬左右,漢胡夾雜,其若采取死守,可傾力而破之!”柴榮肯定地說道。

“那就打!”劉承祐果斷道,看著幾人:“朕倒要看看,守城的本事,契丹人學到了多少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