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6章 下詔北伐(第2/2頁)

在這個過程中,最緊張的,乃是金陵朝廷。因為冊立太子的緣故,劉承祐下詔李璟入朝觀禮,以李璟的脾性,當然不樂意,更加不敢去東京了。不敢直接拒絕,推脫說疾病未痊,再兼道路甚遠,時間不夠,怕趕不上,為免失禮,就不去了。不過,還是命唐臣攜重禮北上,敬獻漢太子。

這當然不會讓劉皇帝“滿意”,其後,李谷便開始在揚州搞事情了,揚州水師出動,閱兵於江山,使得江陰沿岸的南唐軍民是風聲鶴唳。

再加上中原湧動的洪流,有所察覺的金陵朝廷更是驚恐不已,雖有林仁肇等將力主對抗,李璟還是畏懼難安,再派使節,二度攜禮北上,想要求得一個平安。

南唐如是,塞北契丹人又豈會毫無所覺。事實上,不管大漢兵馬調動為何,他們都已經在做戰爭準備。雁門之戰後,大漢保持著僅有的使節往來,也有迷惑漢廷的意思。

從耶律璟北還上京之後,遼國的在籍士卒,尤其是其主要兵力的諸部部族軍,都加緊了操練,並選拔精卒悍將,準備南掠。

同時,耶律璟也廣派使,分遣歸附遼國的北方諸族,提前溝通好,做好了征召其眾南下的準備。對付大漢,怎麽能沒有仆從炮灰呢。

就這樣,前期是雙方各懷鬼胎,各自籌備,耶律璟原本只是在加強遼國的軍事訓練與建設,並準備按照耶律撻烈的建議,先行殺掠,疲弱大漢國力。

然而,隨著時間的推移,察覺到不妙了,大漢那大舉動員,咄咄逼人的態勢,太令人心悸了,那是要吃人啊。得知大漢的異動,遼國君臣,也加快了備戰步伐,許多本欲緩行的規劃,也不得不加速。

進入8月過後,兩國之間,基本已經是擺明了刀槍,爭鋒相對,準備大戰一場。遼國是在等秋高馬肥,大漢則是前期充足準備,兵馬調度,同時等候秋收,民力充沛。

中秋過後,在兩國加緊兵馬陳邊的過程中,雙方的騎兵,已經在邊境交鋒廝殺起來了,以幽燕的交鋒,最為激烈,遼騎所至,最南已至涿州。並且這一回,不是燕騎的單獨對抗,河北邊軍所轄馬軍,悉數北調參戰。

到8月20日,過完了中秋,漢帝正式下詔,北伐契丹,天下矚目。到此時,在河北地區,大漢已集中大兵二十萬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