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(第3/4頁)

耶律撒給同樣嚴肅說:“漢軍陣勢仍舊嚴謹,強攻未必收效,反傷將士!”

遼國的軍隊,除了殿帳親軍及諸部族軍外,只有少量的奚、渤海等精兵受到其認可,剩下的都是臨戰征召的附庸兵馬,一般是用來當炮灰,幹臟活累活的。

此番動兵,實屬倉促,是故除了那三千“漢卒”之外,剩下的都是本部騎兵。讓他們強沖漢陣,耶律敵烈舍得,那些部族將領,都心懷遲疑,是以,耶律撒給發對,倒也得到了一定的支持。

遼軍這邊的爭執,影響了楊業對於戰局的判斷,在他凝思之時,麾下的將校不由道:“將軍,遼軍連敗三陣,似乎不敢攻了!”

楊業道:“攻陣的都是被其奴役的漢人,其本部騎兵,並未真正投入廝殺,給遼騎造成的殺傷也不大。我們陣勢堅固,鋒矢銳利,們是投鼠忌器,不敢貿然動用騎兵強攻罷了!”

“將軍,此戰我們殺敵已眾,算是告捷,莫若徐徐退回堡中?”一名營將建議道。

聞之,楊業眉頭鎖起,他此出,可是要與遼軍騎兵扳扳手腕的,見好就收固然沒問題,但他心中始終有所不甘。

夕陽西下,垂於軍左,陽光已然變得柔和不少,時間並不多了。沉吟了一會兒,死死盯著北面仍舊烏壓壓一片的遼軍,楊業忽然大聲道:“將士們,遼軍怕了!可敢隨本將,同敵騎,再戰一場!”

楊業豪情萬丈,他一站出來,受他操訓已久的定襄軍士自是嗷嗷直叫,慨然應戰。見軍心可用,楊業不再猶豫,當即下令道:“聽令,變六花方陣,全軍北進一裏,靠近遼陣!”

楊業這是打算行險了,脫離了關嶺的掩護,便有被遼軍包圍的風險。但是在楊業的軍令下,麾下將士也沒有任何猶豫,刀山火海,隨其趟之。

很快,漢軍陣勢變動,令旗揮舞,人動車動,以極高的默契與極快的速度,轉換成六花陣,並保持著嚴謹的陣勢,穩步向前推進一裏。

漢軍的動作,當然引起了遼軍的注意,待其前驅,耶律敵烈放棄了爭論,而是看向耶律撒給等人,手指漢軍,道:“漢軍如此張狂,主動脫離山嶺,我們仍數倍於之,你們還不敢進攻嗎?當真怯戰於斯?大遼將士的勇氣都丟幹凈了嗎?”

半是激將,半是漢軍的舉動嘲諷意味太濃,一幹契丹部將,終於決定,包圍之,殲滅之。

很快,由耶律撒給率領皮室軍壓陣,耶律敵烈親自率領五千部族騎兵圍了上去。分出一支騎兵,監視口內漢軍,剩下的人,調整陣勢,四面圍攻。

而漢軍,在楊業的率領下,也是不慌不忙,嚴肅以待。有前頭的鋪墊,不需預熱,戰鬥在第一時間便陷入高潮。

有一說一,遼軍部族軍的戰鬥力,確實要高那些州縣“漢軍”不止一個档次,漢軍抵擋起來,也真正感受到了壓力。

結陣以抗,對於騎兵打擊是重大的,大盾如鐵壁,車架布荊棘,有效地阻遏了騎兵的沖擊力,而弓矢、長槍也給遼軍造成了嚴重的打擊。

同樣,悍不畏死的騎兵,給漢軍造成的沖擊也是巨大的。兩軍的交鋒線,就是死亡線,不斷吞噬著雙方士卒的生命,遼騎前赴後繼,漢軍也是有序補充。

激戰兩刻鐘,漢軍已有陣勢被沖破的情況,一般情形下,陣勢被破,便是遼騎順勢擴大,沖散敵陣的良機。

但在楊業的指揮下,有漢軍迅速自內而外填補空缺,重新樹立防線,阻擋外部敵騎。被沖散的漢軍,則再長官的率領下,重新集結,以待再戰。

而沖入漢陣的遼騎,則在中軍及陣內士卒的合圍下,迅速被絞殺幹凈。戰鬥的發展,沒有多久,便陷入這樣的反復循環之中。

遼軍這邊,不斷沖擊,沖散,沖入漢陣,然後被反應過來的漢軍內外分割,外部受阻,內部被聚殲。漢軍初時還有些錯亂,需要自楊業以下的軍官,不斷地下令指揮,到後面,平日裏的訓練作用徹底體現出來了,普通的士卒都形成了自我補位、自我調整的本能。

在遼軍的全力沖殺下,漢陣屢破、屢復,並且逐漸收縮,韌性這個詞,在楊業所率定襄軍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,雖然在不斷收縮,但始終牢固不破。

漢軍的傷亡在擴大,遼軍則倍之。軍陣之外,耶律敵烈也不復此前的自信,在漢陣取得突破也不在令他狂喜,到這個地步,他終於明白這股漢軍為何有如此的底氣了。

鏖戰半個多時辰,天色已經有些晦暗了,定襄軍這根硬骨頭已經讓遼軍崩碎了牙,雙方將士糾纏在一起,熾烈的殺聲響徹原野,幾乎震散天邊的雲霞。

在拱衛之中,耶律敵烈死死盯著在圍攻之下,仍牢不可破的漢陣,盯著漢軍陣中那道身中箭矢,仍堅決指揮抵抗的漢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