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8章 後續(第2/2頁)

“說起後來者,趙礪既去,範卿以為,誰人可接掌都察院?”劉承祐發問。

面對皇帝的征詢,範質沉默了,似乎不敢妄出建議,畢竟,都察院乃是諸部司院中一個比較獨立的衙門了,職權地位之重,幾不下於財政三司。

同時,侍奉劉承祐也達十年之久,範質也不是不會揣摩聖意。範質已經感覺到了,趙礪案雖然讓皇帝格外氣憤,但並沒有使他對朝廷的監察系統失去信心,反而會繼續加強,完善其制度,使其繼續承擔其監察內外軍政民生的職能。

而左都禦史作為都察院的主官,這個位置就越加敏感而重要了,範質如今作為首宰,在皇帝放權的這段時間以來,秉執國政,權力很盛。這樣的情況下,就更慎重了。

考慮了一會兒,範質答道:“李惟貞(李谷)以知人聞名,陛下莫若詢之?”

對其回答,劉承祐不禁莞爾,打量著這個以剛直耿介聞名的宰相,他可是難得見範質有這麽謹慎的時候。

也不拖沓,劉承祐直接說:“卿以為大理寺卿崔周度如何?”

看皇帝的態度,顯然心中早有所屬,這意見征詢怕也只是意思一下。考慮了一下,範質答道:“崔周度為人正直,禦史諫官出身,熟悉法律,行事矜重,皆依規制,其能足以當之。只是,其人性情剛烈……”

聽範質對崔周度的性格提出疑議,劉承祐心中暗道,論性情,你範質又比崔周度好得到哪裏去?朝廷之間不乏逸聞趣事,有些傳言也不只是傳言,比如範質在朝,與同僚或有意見相左之時,從來都是固與之爭,言辭激烈,唾沫橫飛,得到別人同意他的看法抑或緘默不語為止……

很多時候,人往往能看到別人的不足,而看不見自身的缺點。哪怕是有名臣之資的範質,亦是如此。

當然,這種吐槽,劉承祐也不好直接吐露出來,而是輕笑著答範質:“範卿都覺得崔周度有總憲都察院的能力,那邊夠了。至於性格問題,人多有差異,只要不耽誤公務,都可包容!”

皇帝都這樣說了,範質也不好再表示異見。

“中書當擬制委任,都察院乃朝廷重任之地,需要盡快收拾起來!”劉承祐指示道。

“是!”

“另外,朕思趙礪之事,也在於他獨掌都察院,大權在握,無人制衡,導致他敬畏大減,不能保持初心,堅守本分。有左便當存右,朕有意於左都禦史之下,另設右都禦史,配合執掌監察之務,卿以為如何?”劉承祐又問。

劉承祐話一說完,範質立刻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,這又是要分權制衡了。斟酌了下,發現此前趙礪獨專,卻是有所不妥,也沒有反對的道理,當即應道:“陛下所慮甚是!臣無意見!”

“好!就這樣吧!”劉承祐再度露出了滿意的表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