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6章 賜死(第2/2頁)

趙礪的死,並不是沒有意義,至少向天下人宣告了皇帝的吏治態度,連趙礪犯案,都毫不留情地問罪處死,而況於他人,足以讓所有官吏警醒。

另一方面,則證明了,在當下之大漢,臣權已沒有與皇權相抗衡的實力,君強臣弱的局面,已然在不知覺間形成。

“啟稟陛下,趙礪已然賜死!”崇政殿內,郭侗步入,向坐在禦案後的劉承祐復命。

正批示著西北移民事務的劉承祐擡了下眼皮,淡淡地應了聲:“嗯!”

皇帝平淡的反應,令人心緊,郭侗說道:“趙礪臨死之前,頗有悔悟之意,言來生再報陛下恩德!”

“呵呵!後悔若有用,還需法律做什麽?”劉承祐哂笑道,頓了下,又道:“通知其家人去收屍吧!”

“陛下,趙礪家產已然被抄沒,其家人盡數發配湖南……”郭侗提醒道。

聞言,微微一嘆,劉承祐道:“那就特旨,給他下葬之後,再行流放!”

“陛下仁德!”郭侗當即拱手道。

“畢竟與朕有那份情誼在,給他體面,那便給足!”劉承祐淡淡道。

趁著這個機會,郭侗掏出了那份趙礪的手書,敬上:“陛下,趙礪臨死之前,書一遺表,臣代為上奏!”

“朕對他已無話可說,他倒還有言相諫?”聽說此事,劉承祐笑了笑,似是譏笑。

接過,稍微看了看,劉承祐的目光眼見著凝重起來。沉吟良久,放下沾著墨汙的奏書,朝郭侗吩咐道:“你去一趟都察院,查查趙礪近來所理公務,全部帶到崇政殿!”

對皇帝的表現有些好奇,郭侗拜道:“是!”

趙礪的遺奏,並沒有表現他有多後悔,多愧對皇帝的信任,只是十分正常的一封事務奏疏。但所奏內容,卻也一點也不普通,其所言者,乃天下軍吏之弊。

所謂軍吏之弊,指的是如今已遍布地方的那些退役轉職軍官問題。早些年,在劉承祐整飭禁軍的過程中,有大量的傷老退役官兵被委派到地方,或為鄉裏小吏,或為州縣差役,或領導鄉兵。

在幾次的大戰中,同樣湧現出了一批有功之士,朝廷賞功,這些年也有不少人轉任地方。

這些安排,不只是為了精煉軍隊,也是為了安撫軍心,同時加強朝廷對地方州縣的影響與控制。初衷是好的,然而這麽些年下來,出問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