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3章 闊別多年的東京(第2/2頁)

再者,畢竟還屬唐臣,還是注意一下嘴臉,並且,若是做得過了,別漢師未來,已自招殺生之禍。該低調,還得低調。

禮賓館距離皇城並不遠,周遭官舍林立,裝飾布置十分大氣,乃開封大修之時重建,有禮待四方國賓之意。

此番來開封的各方勢力使者,都還未離去,形形色色,諸服諸相,皆逗留於此,想要多享受一番東京風物。

行走在整潔雅致的賓館內,聽著起伏胡語方言,鐘謨心中不由浮現感慨,如今的大漢,雖然遠談不上四方諸夷萬族來朝,但帝國的崛起,對四境的影響力卻在顯著提升。

一陣愉悅的交談聲自廊道間傳來,循聲望去,那是個身著綢衣的青年,操著閩地口音,清源軍留從效的養子留紹基,此番奉其父之命,潛然北上入貢,以輸臣誠。

顯然,即便地處泉、漳的清源軍,與中原隔絕,亦能感受到天下局勢的變化。說起來,留從效雖然割據泉、漳也十來年了,但名義上還是南唐的臣屬。

但是,這南唐臣屬,如今也毫無顧忌地,直接向中原朝廷納誠了。對此,作為唐臣的鐘謨,當作沒看見,也不上去打招呼,免得尷尬。

回到唐使下榻的房間,鐘謨換了身常服,稍做休息,即帶著兩名隨從,在車夫的向導下,往東京街市一遊。北上東京的時間已經不短了,不過大部分的時間,都待在賓館,精力也多花在與漢廷官方的交流上,對於闊別多年的開封,也一直沒有遊覽過。

“今日之開封,日益繁榮,其雄壯,遠邁當年啊!”行走在南市的街道上,鐘謨不由慨嘆道。

舊的市坊格局被打破,並不意味著原來的市集沒落,相反,更加繁榮,每日的人流量一點都不小。以原北、東、南市為基礎,慕容彥超當年進行了大規模的規整擴建,由官府新營建的店鋪、樓肆,就有1500余間,除了留為官用、回報捐款的“義商”以及補償占地之民外,余者售賣,還為開封府創收了。

市場的規劃分布,也越發合理,肉行、魚行、米行、面行都是分片劃區,集中管理,一改早年的亂象。諸類鋪面,也是十分有條理,縱目所見,皆是秩序井然之象。

漫步在貫通南市的幹道上,眼簾中是人流如湧,喧聲如潮,寬闊的街道,足可容六車並行。經歷過當年開封道路之狹窄擁塞,見著眼前景狀,那種對比感尤其強烈。

就如剛來東京,走上那直通皇城的天街時,鐘謨所感受到的震撼一般。那三十丈(約百米)寬的天街,一眼望不到盡頭,那等壯麗,所展現出來的氣勢,在鐘謨認識中,大抵只有盛唐時的長安、洛陽才有。

金陵雖然也是一座可容民百萬的城池,但與開封相比,明顯差了許多,精神層面的差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