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章 川蜀定制,鐘謨匯報(第2/2頁)

“早晚的事!”劉承祐也不掩飾,略顯狂傲地揚了下手:“川蜀既平,只待整兵休養,屯糧積械,江南彈丸之地,能當天兵鋒芒?”

“江南子民,渴望王師,業已數年,向能如此,臣等必於金陵,翹首以待王師渡江!”鐘謨一臉大義凜然地道。

擺了擺手,劉承祐說道:“朕得密報,在這冬春之交,金陵可是風雲叠起,波瀾不大啊!朕有閑心,你這個當事知情者,可與朕講講,就當聽故事!”

“是!”鐘謨作一揖。

“坐著講!”看他仍畢恭畢敬地站著,劉承祐又道。

“謝陛下!”

落座之後,鐘謨將上個月南唐發生的政治動蕩,侃侃敘來:“去歲12月14日,晉公李景遂在洪州為人所刺,消息傳至金陵,滿堂驚疑。國主悲傷過度,幾至昏厥,舉喪的同時,也下令徹查。並且很快就將懷疑的對象放到了太子李弘冀身上,拘拿其身邊近臣,鞠問得悉,確為其秘授殺叔之意。

國主聞之大怒,即將之囚禁於東宮,證據確鑿之後,祭高宗廟,以其殘忍惡逆,廢除其太子之位,圈於舊邸……”

“這廢太子的事,李璟可沒有上奏朝廷,便自行其事啊!”劉承祐嘀咕了句,似乎在考慮這個借口合不合適用以伐唐。

鐘謨則道:“子弟至親,骨肉相殘,國主悲痛神傷不已,是以未能顧及禮制!”

“朕聽聞,那李景遂頗有聲名,性情謙和,又主動退身,這李弘冀怎麽就敢弑叔呢?”劉承祐問。

鐘謨感嘆道:“臣以為,正因其名望高重,得人心,被示為威脅,乃有此禍。臣觀李弘冀,為人忌刻,剛烈狹隘,器淺視短,故而生起殘忍殺叔之心,並悍然為之!”

“李弘冀的名聲也不小啊!”劉承祐玩味地說道:“這些年,不是一直鼓搗著,要率師北伐,收復故土嗎?”

“不識天數,皆狂言耳!”鐘謨搖了搖頭,道:“不過,李弘冀確是宗室之中,少有的知兵者,在軍中也有一定威望。他被廢,對於江南持抵抗態度的軍隊,是個不小的打擊!”

點了點頭,劉承祐忽然饒有興趣地問道:“李弘冀被廢,李璟將以何人為嗣?”

鐘謨應道:“國主諸子,自李弘冀以下,多早夭亡,最長者只有楚公李從嘉。不過,臣觀其人,器輕志放,無人君之德,更少典事之才,不足以承國家之重,更遑論為大漢之敵了!”

劉承祐露出了點笑容,知道鐘謨說的,就是那“千古詞帝”了。

“哼哼!”哼唧了兩聲,劉承祐淡淡然地道:“縱使是那李弘冀,又能如何,還能翻轉這天下大局嗎?”

“陛下豪情蓋世,所言中矣!天下大勢之所趨,非人力所能挽,更何況一短才?”鐘謨恭維道。

注意著皇帝平淡的表情,鐘謨繼續把後續的情況道來:“經此大變,國主悲愴,哀傷過度,身體不堪,竟不能飲宴,避養於宮中,將國事盡委於馮延巳兄弟等近臣。”

“聽說韓熙載被罷官了?”劉承祐輕笑道。

“正是!”鐘謨稟道:“馮延巳等人,以韓熙載平日與廢太子往從過密,彈劾於他,國主接受劾書,罷免其職,僅保留俸祿。如今,金陵國政,悉出於馮氏兄弟,對於韓熙載制改政策,大作整改廢除,徐鉉、毛文錫等臣遭到打壓,以致政局動蕩,民生不安……”

“這個韓熙載,可憐可悲啊!”站在局外人的角度,劉承祐發表感慨。

“韓公遭此打擊,似已心冷,志氣不復。臣離開金陵前,聽聞他終日居於府中,飲宴作樂,夜夜笙歌……”鐘謨說道。

笑了笑,劉承祐看著鐘謨,對他道:“聽鐘卿一番話,朕所得頗多,你對朕與大漢的忠心,朕也明白了。此番可在東京多待幾日,再行返程,南歸之後,一如既往即可!他日,必不相負!”

“是!”鐘謨面色一喜,起身拜倒。

“另外,朕命人準備些補品,屆時你一並帶回去,送給李璟,就當朕的回禮吧!”劉承祐說道。嗯,些許補品換得車船滿載之金銀財貨,這交易很值。

“順便,替朕表示一下慰問之情,希望他保重身體!”頓了下,劉承祐玩味地說道:“希望有生之年,朕還能見他一面……”

“遵命!”

又考慮了一會兒,劉承祐表情忽然變得嚴肅,悠悠道:“鐘卿可知川蜀之亂?”

“臣有所耳聞!”鐘謨有些納罕。

劉承祐道:“聽說你聯絡了一些向漢的金陵勛貴及官員,這是好事。不過,對於川蜀之亂,朕希望你可以多想一想,就當是朕的告誡吧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