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7章 彈冠相慶(第2/2頁)

沒錯,李弘冀終究是走了歷史的“老路”,派人把他的皇叔李景遂殺了。他選擇出巡潤州,也有著躲避風波的想法在內。

近年來,金陵的風向,對他這個太子極不友好。沒有當太子之前,因為國勢,這個有武功建樹的皇子,還是很得一部分人心的。

但被立為太子之後,性格中的缺陷就被無限放大了,為人嚴刻,好猜忌,政治手腕低級,喜武厭文,與大臣同僚也也搞不好關系,不能和協上下。以致於,越來越多的人,開始懷念溫和純厚的皇太弟李景遂了。

整個金陵朝廷,始終堅定地支持李弘冀的,只有一個兩朝老臣蕭儼。至於韓熙載,只能算政治上的同盟,對抗那些持偏安投降思想的江南士人。

而李弘冀呢,自然不會在自己身上找問題,感覺到自己地位不穩,壯志難伸,慢慢地就把過錯推到皇叔李景遂身上了,當作自己的威脅。

事實上,李弘冀選擇殺叔的選擇,當真是蠢得不能再蠢了。一者,李景遂本無其意,退身自保,志向已然表明,十分磊落;二者,擔上這殺叔的惡名,尤其是殺一個名聲口碑上佳的叔叔,他又何以存世,何以保住他繼承人的身份?

志氣再高,終抵不過一個“作”字。

……

12月的金陵,蕭冷異常,作為一座數十萬人口的大都邑,始終保持著一定活力。雖然這些年以來,金陵的士民,日子已不像早年那般好過了。不過,因為即將迎來新的一年,氣氛也好轉許多,日子再難過,也不妨礙慶祝節日。

唐宮,諸殿梁頂上,仍舊陳設著鴟吻,以保持“帝王”的體面,當然,這份體面,只是自我催眠,自娛自樂。這些年,每當有漢使南來之時,李璟便下令將之盡數拆除,並將宮廷之中一切違制的器物盡數掩藏,以免被抓住把柄,給漢廷問罪的機會。

龜頭殿內,暖室生香,氣氛融洽,喝彩不斷,卻是唐主李璟在飲宴間,又寫出了一篇得意詩作,引得侍駕的詞臣、美人們大加恭維。

飲宴正歡,內侍來報,宰相韓熙載求見,李璟當即吩咐,宣。

很快,韓熙載跨入殿中,環視一圈殿中的奢靡場景,看了看與人推杯換盞的馮延巳,又瞧向面帶笑容的李璟,心中不由一嘆,上前見禮。

“韓卿來了!”李璟興致正盛,見到韓熙載,當即道:“快入席,今日高朋滿座,多出佳作,當與朕共賞同飲!”

看著美貌的宮娥,嫣然帶笑,奉上的一杯酒,韓熙載輕輕地推拒,拱手應道:“陛下,酒,臣就先不喝了。臣此來,是有軍機大事容稟!”

見韓熙載的反應,李璟的興致低落了些,稍微認真了些:“何事?卿且言來!”

韓熙載:“陛下,川蜀來報,蜀中大亂。漢軍入蜀後,對孟蜀臣民,大肆勒索劫掠,廣布罪名,侵吞民產,以致蜀中豪強,爭相反叛,到11月,舉叛反抗漢軍著已達15州,義軍逾十萬之眾!”

因為漢軍的封鎖,蜀亂的消息,一直到這十二月,蜀亂已至尾聲,方才為南唐所探得。

聞之,李璟興致復起,瞪大雙眼,問道:“當真?”

韓熙載頷首:“此則消息,乃是我國密探,費盡心思,方才傳出!如今蜀中,叛亂正急,而漢軍平亂愈急!”

李璟忍不住笑了,一種不加收斂,幸災樂禍的大笑。

“恭喜陛下!川蜀若亂,則北漢必無力東顧,我朝可安啊!”馮延巳起身,陪笑道。

“川蜀連叛,可見漢軍之不得人心,以武力征服,必有武力反抗!”有人附和。

“諸卿,我們一道舉杯,為蜀人義舉喝彩!請!”李璟精神大振。

在座君臣的表現,讓韓熙載有些無奈,佇立殿中,雙目中閃動著怒其不爭的光芒,苦澀的表情,與殿內的氛圍更顯得格格不入。

“得此喜訊,韓卿何以作此狀?”李璟發現了,不由道。

“陛下,川蜀雖亂,但終究是一幹烏合之眾,以北漢的強大,如無意外,早晚能平定之。川蜀一定,漢軍兵鋒所指,我朝則首當其沖啊!是故,臣並不以為喜!”韓熙載沉聲道。

聽其言,李璟有種掃興的感覺,近年來,韓熙載總是掃他興,雖然,有些話,有些諫言,明知是正確的,但就是不願聽,聽著煩躁。

沉下臉,李璟問道:“依韓卿之見,朕當如何啊?以北漢之強大,我朝又能如何?”

“舉師北伐嗎?”李璟的語氣,竟帶有幾分嘲弄。

面對李璟之問,韓熙載也默然了,南唐如今的局面,就是個死局,除非北方復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