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章 東路軍(第2/2頁)

箭矢橫飛,刀劍交擊,鮮血將清澈的江水浸紅,數艘燃燒的艦船,冒著黑煙,閃騰著火光,逐漸沉沒……

正值壯年,神色嚴重地站在將旗之下,在幾名盾兵的護衛間,盯著前方交戰的情形。腳下占的,是一艘奪取的蜀軍艨艟,身邊幾名旗兵,隨時準備聽候吩咐,揮旗指揮。

“蜀軍敗局已定了!”冷峻的目光縱覽前方廝殺的情況,嚴肅的面龐閃過一絲波動,露出喜色,大聲道:“傳令,前隊繼續加強進攻,將這支蜀軍徹底擊潰,中隊掩護支援,後隊清剿收俘!”

“是!”身邊的令旗快速重復揮動。

“此地雖難施展陣型,不利包抄圍殲,蜀軍想要撤離,卻也沒有那般容易!恭喜將軍,此戰當大獲全勝啊!”在張彥卿身邊,一名水軍指揮,笑眯眯地道。

眼見勝局已定,張彥卿放松了些,輕松地說道:“夔州的水師,不足四千,此番當是全部來了,正好一舉殲滅。無水軍可恃,我軍便可從容封鎖兩岸,拔除沿岸軍寨!派人,向趙都帥奏捷!”

“是!”

漢軍中軍,站在旗艦上,耳聞自前方傳來的廝殺聲,趙匡胤的臉色顯得從容而冷靜,不動分毫。一雙虎目,隱露精光,透著種躊躇滿志的情緒。

在淮南大戰之後,趙匡胤已有五年多的時間沒有統軍上戰場了,這麽些年間,他一直是作為殿前司的高級將領,在東京任事。雖有兩次代天巡檢邊事,可謂深受皇帝信重,但同樣的,他的仕途也步入了一個平穩期。

對於趙匡胤而言,自然是不滿足的,而想要打破桎梏,唯有戰功,唯在戰場,就像當年在征淮期間,連番戰功,聲名鵲起一般。

雖然在當年,趙匡胤就有單獨領軍,獨立作戰的經歷,但此番,作為一軍統帥,主方面之事,還是頭一遭。

從受命南下統軍開始,趙匡胤就下定了決心,建立功勛,在大漢一統天下的進程中,留下自己的印記。哪怕如今,趙匡胤也才三十歲出頭,但對他來說,始終有種“時不我待”之感。

前方廝殺正酣,趙匡胤的注意卻似乎不在上邊,反而觀察著江峽兩岸,微微嘆道:“越靠近巫峽,這地形越加險峻啊!”

“自三峽七百裏中,兩岸連山,略無闕處,重巖疊嶂,隱天蔽日,自非停午夜分,不見曦月……”

作為與趙匡胤在淮南拼命的老兄弟,黨進此時跟在其側,聽其呢喃,不由好奇道:“都帥在念什麽?做文章嗎?”

見其大大咧咧的模樣,趙匡胤不由一樂,道:“平日裏也勸過你,多讀書,明理增智。我所讀者,取自酈道元《水經·江水注》,說得便是三峽地理水勢,果如其言,連山層疊,遮天蔽日,實乃我進軍的阻礙。前面不遠,便是巫峽山,乃是我們需要跨過的第一道阻礙,也是最重要的一道!”

聽其言,黨進下意識地點了點頭,說:“任他什麽阻礙,大軍在此,踏平即可!”

“黨兄豪情膽略依舊啊!”趙匡胤笑了,對黨進那股精氣神,很是贊賞。

“這些年,一直待在軍中,除了訓練,就是輪值,太過憋悶了,此番都帥帶上我,定要殺敵建功以報!”黨進道。

聽其言,趙匡胤心中喜悅,但還是搖搖頭:“你此言不對!殺敵建功,是為了大漢,為了陛下,可不是為了我!”

見其教訓,黨進嘿嘿一笑:“是!”

“前方殺聲減弱了!”黨進前指提醒。

側耳傾聽,果然,原本喧囂的喊殺聲,幾不可聞,趙匡胤平靜道:“看來張彥卿建功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