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章 回京(第2/2頁)

然而,盧多遜太年輕了,皇帝若真以他做皇子之師,不說其他人,就滯留在東京的張昭那老學究,就敢“造反”。盧多遜雖然自負才學,卻也不是太飄,還是有一定自知之明的……

……

也是思歸心切,自華縣起,禦駕之行,再無任何波瀾,並且加快了速度。也就在洛陽,多待了些日子,王晏鎮守下的西京,給劉承祐一種強烈的秩序感,他就任的這兩年間,整治了不少人,但卻沒有史弘肇、景範時期的偏激,偌大的城池,並不乏活力。

產業日豐,商旅益旺,民生愈安。同時,王晏花了大力氣,整葺城池,修繕街市,完善洛陽的基礎設施,劉承祐至時,城池各處,猶見進展中的工程。雖然不像開封那般大修,動靜也不小,關鍵是,沒有讓朝廷額外調撥錢糧,也未苛斂於民。至於錢糧何來,當然是出自商賈,再加洛陽地區的一部分稅收。

在洛陽停留的短短時日間,劉承祐對王晏的治洛的政績,表示了極高的贊賞,並做勉勵。臨行前,將王晏的爵位,恢復到開國縣公,既為其治洛之功,也為當初進獻“傳國玉璽”。

於是,王晏釋然了,當初因為在晉州與王景崇打擂台,兵圍天使,被去職降爵,他心裏當然是不甘。如今,總算恢復到公爵,祿粟的增長,倒在其次,關鍵是地位與臉面。

初入秋的開封城,氣候雖仍帶有些炎熱,卻已舒適了許多,汴河之上,往來的舟船愈加頻繁,街市之間的人煙,益加稠密,空氣中隱隱彌漫著花香果味,令人陶醉,整座城池,都透著繁榮氣象。

“臣等恭迎陛下還朝!”皇城前,宰相李濤攜眾臣,迎拜於宮闕。

天子回朝,劉承祐下令,百官不需出城迎候,但該有的禮節,還是不當摒棄的,在李濤的牽頭下,群臣幹脆聚於皇城正門。

“眾卿免禮!”劉承祐親下鑾駕,現身於眾臣眼簾,伸手道。

“謝陛下!”

幾個月不曾相見,甫一照面,看誰都有一種煥然一新之感。望了望開封宮闕,劉承祐感慨道:“自春季出巡,歸來處處已見秋意!”

“朕不在的這數月,國事之穩定運轉,皆仰賴眾卿啊!”劉承祐說道,目光落在李、範、魏、薛、郭幾名宰臣身上。

“都是臣應當做的,不敢居功!”李濤應道。

“尤其是李卿,年逾花甲,仍不懈政務,發間更平添白發,令人欽佩啊!”看著李濤,劉承祐動情地道。

說完,便回登鑾駕,聽其言,李濤則明顯愣了下。

“起駕!”隨著張德鈞一聲高唱,帝後車駕,緩緩駛入皇城。

李濤回過了神,帶著人回衙,準備公務,等待天子查閱。不過,老臉上不免帶著幾分凝沉,他當然記得自己的年紀,至今還不到六十啊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