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2章 善後之議

一封戰報的東來,當然也讓劉承祐大松一口氣,心懷憂慮的又何止範相公,他也是個馬上皇帝,也有過率領大軍冬季作戰的經驗。

對於漢中的戰事,別看劉承祐一副始終穩坐釣魚台的樣子,聽憑前線將決斷。但這心裏,始終掛念著。

所幸,多年相知,向訓終究沒讓他失望。事實上,劉承祐也用心反思過,此番戰事為何會發展到如今的程度。

仔細思來,還是準備不足,最初的目標,也僅僅是全復四州,一解困擾了大漢西南邊陲數年的隱憂,順便重創蜀國軍力,削弱其國力。包括劉承祐在內,都沒有一戰而定,從鳳翔直接打到成都的想法。

但是,戰事後續的發展,有些出人意料。蜀軍敗得固然痛快,但蜀廷反應與布置,漢中的空虛,都讓君臣將帥看到了機會。

所以胃口變大,將漢中也納入作戰目標。發兵南進,初期順利,興州初下,軍民悉降,受挫於西縣城下者,不是李廷珪善守,而是天氣之故。

進受阻,退不甘,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,才使得東京朝堂之上,爭議不斷。

秦鳳那邊,劉承祐沒去過,繼位以來,雖屢次出巡,卻連關中都沒有履足過。但並不妨礙,他對川陜山嶺道路,有一個基本的認識。

對於向訓能夠破局,逆節氣而戰,連下西縣、南鄭,替朝廷全取漢中。劉承祐這邊,還是有些好奇的,絕對不容易。

崇政殿內,幾名軍政大臣,齊齊整整地在座,陪皇帝烹茶品茗,順便總結一下漢中的戰事,與商討一下善後事宜。

綜合諸多方面的情況,總結下來,漢軍能在艱難之中取得突破,全取漢中,主要有三點原因。

其一,自是大漢兵強,又攜大勝之勢,雖遇阻礙,但士氣高漲,又兼猛將頗多,統帥馭兵得力,蜀軍與之,則相形見絀。

其二,為破城克關,向訓不計代價,不惜傷亡,全力猛攻,從西縣到南鄭,兩次攻堅,是伐蜀以來最慘烈血腥的兩仗。

其三,就是成都朝廷那邊的應對了,失措失策,著力於劍閣等險關惡寨的穩固,而忽視了對漢中的支持。尤其在西縣穩守的那一月,更讓蜀廷放松了。

以蜀國的情況來看,縱使虧損厲害,仍舊可以集中起一支兵馬,不需與漢軍力敵,借漢中拒守,也是足夠的。

當然,在向訓領軍進攻南鄭之時,利州的蜀軍曾北出支援,但被武節軍尉將劉光義率軍幹脆果斷地擊敗。援軍既走,再兼漢軍攻勢兇猛,南鄭城內的蜀軍,也斷沒有困守待斃的道理。

倒是有前車之鑒趙季劄,趙崇韜與韓保貞倒沒有棄兵而走,而是帶著屬下,拼死突圍。有數千蜀國禁軍打頭,一心活命,渴求還家,爆發了不小的能量,再加上向訓苦戰良久,奪城為先,沒有死命追殺,讓趙、韓二將,帶著些殘兵逃脫。

當然,經過樞密院一番總結陳報,將皇帝英明神武,用人有方,放在第一條。當然,劉承祐並不否認自己有一定功勞,但也坦然,不足以論在第一功。

“都說說吧!”軍情總結議完,環視一圈,劉承祐道:“南鄭既下,後續事宜,如何料理?”

“陛下!”其言落,範質立刻站了出來,拱手道:“臣等以為,漢中既取,當厲行休兵,安政撫民。臣等已粗擬幾則,請陛下禦裁。”

“範卿果然國之重臣,慮事周全,又有先見之明,都想到朕前頭去了!”劉承祐聞言,笑吟吟地看著範質,揮手道:“範卿請講,朕洗耳恭聽!”

“謝陛下!”或許是心裏有陰影了,總覺得天子說話陰陽怪氣的,但範質還是從容地應道:“其一,漢蜀大戰,持續日久,新占之後,忙於征伐,疏於政治,為安人心,且州縣官吏多以降臣留任,朝廷當從速選拔賢才幹吏,充任秦鳳,以使治安,化為大漢州縣。

其二,新納之民,常受征伐之苦,為供作戰,如今近乎家家帶喪,少有余糧,百姓多遭凍餓,朝廷當恤之。近來,連有黔首滋亂,可見民情之不穩,但撥糧以濟之。以雨雪封山,轉運不便,臣等建議先以軍糧賑民,待到開春,朝廷再作補充。

其三,此番伐蜀,朝廷動用內外兵馬及征夫逾十萬,所耗巨大,秦、鳳及漢中殘破,不足以供養。如今漢中既下,當逐漸召還兵馬,尤其是禁軍。”

對於範質進言,劉承祐是專注地聽完,但不置可否,而是瞧向郭榮:“軍事方面,有何建議?”

聞問,郭榮瞥了眼範質,接話道:“為保護後方穩定,策應漢中政事,龍棲、興捷、內殿直三軍計一萬兩千余卒,分守鳳、成、階三州,再兼參與進攻的武節軍,總計一萬六千余人。

今天戰事已休,如範相之言,不需滯留這般多兵馬,再加將士征戰日久,思鄉念家,該當召回。不過,也需等到開春,陸續撤軍。